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于《鸿门宴》教学中的一个细节问题

作者:吴冰沁




  《鸿门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近来又反复被选入各种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透视人生百相”单元、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3)“寻求文言津梁”单元、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单元等。它们从不同角度截取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作为学习文本,题名“鸿门宴”供学生使用。从各语文教材的体例来看,编者的意图各不相同。一线教师——教材的直接实施者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应各异,我们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鸿门宴》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情节跌宕起伏。宴会上的斗争是故事的高潮,每一场冲突都扣人心弦。其中对项羽、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来体现的,同时,作者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互相映衬,栩栩如生。长期的实践积累使本文的教学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固定的讲授方法,大到故事结构、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到宴会座次排列的演示,小到文言词句的讲解,都已经非常深入、细致。比如关于本文的情节,一般常规教学多强调其“异常精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并配以三起三落的图例进行解释。其实,现今在影视作品熏陶下的中学生们,对比《鸿门宴》更刺激的戏剧性冲突也早已习而不觉,与其反复强调这一点,不如将它落实到某些具体细节上,更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新东西。虽然目前各种高中乃至大学的语文课堂上都把《鸿门宴》作为范文反复讲解,但它仍有重新解读的空间。
  举一个小例子为证。《鸿门宴》上的座次及方位是过去教学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话题,长期以来大家对此细节有很多大致相同的图示和不尽相同的解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家对这一细节的主要作用基本上有以下三种看法:第一,重在再现当时的真实场景;第二,可以借此对当时的礼仪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第三,可以由此分析项羽傲慢无礼的心态,并推导出其失败的必然结局。
  以上看法是长期以来对一线教学实践的有益总结,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表现矛盾冲突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人物座次的安排及其方位的排列当然主要是由那时的礼仪因素决定的,既然在当时这是众所周知的,为何司马迁还要特意反复强调地描写下来呢?这里面可能还包含着文学表现方面的因素,请看图一:
  
  
  我们知道,虽然刘邦是来拜见项羽的,但对他的根本威胁却不是来自毫无主见的项羽,而是来自项羽的军师范增。在司马迁所强调的这种座次排列中,范增与刘邦处于面对面的位置,这就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直接对立气氛,而坐在主人席上的项羽、项伯实际上更像旁观者。在司马迁的笔下,作为汉军一方的刘邦只有张良叨陪末座,而张良此时名分上毕竟是韩王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臣为韩王送沛公”),并不完全属于刘邦。刘邦真正能够依靠的樊哙却被关在帐门之外,鞭长莫及。显然,在表面的均衡下刘邦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更危险的是项庄又跑了进来舞剑,楚军一方几乎已经置刘邦于死地了。
  鸿门宴上虽无马嘶风吼,却也刀光剑影,虽无拼命厮杀,却也生死攸关。这里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是战场就要有布阵以及阵势的调度和变化。鸿门宴上同样如此,随着座中人一次次的起身出帐,我们会看到本来那种令刘邦危在旦夕的局面逐渐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为了对付项庄的舞剑,项伯跑到了刘邦一边。随后樊哙入帐,“披帷西向立”,站到了张良身边,并“从良坐”。原本坐在主人位置上的项羽此时的作用已由倾向于范增的旁观者沦落为双方冲突的调解人,在反复赞美樊哙“壮士”的同时,他的立场也不知不觉中站到了范增的对立面上。如图二所示:
  
  
  座次的变化反映出了矛盾冲突中的力量对比的改变:比较图一和图二,可以清楚地看到局势的发展态势。刘邦之所以能脱险而归,绝非偶然,其中包含对瞬间形势的正确判断、对人心的估量、对各种力量的积极争取等。所谓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在这个细节安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司马迁而言,再现这一场景的目的显然不是介绍当时人们熟知的文化礼仪知识,而是要让读者首先能够体验到当时的对立情景和紧张气氛,进而告诉人们在这表面的饮酒歌舞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暗藏了多少杀机。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细节的领悟和把握,学习司马迁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叙事写作技巧——用写战争的方法写一场事关汉军生死存亡的宴饮。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和鉴赏的重点放在哪里,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本来意义,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