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指示”“非指示”之我见
作者:余养健
从教学实录看,我们知道郑老师是这样教这篇课文的:第一节课是书面研读,郑老师设计了四个问题供学生研读:①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②请找出你喜欢的片段进行赏析。③如果说本文的描写是成功的,你能概括出几条“成功秘诀”吗?④比较《我的空中楼阁》与《故都的秋》的风格,可以用比喻来表述。第二节课是就以上四个问题进行课堂交流。第三节课郑老师谈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其他一些专家的观点。
这是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个典型课例,从当期《语文建设》刊载的几篇相关文章看,专家们对这一课例是比较赞赏的。但是细读实录,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问题。实录没有详述第一、三两节课的情况,只是详细记录了第二节课的课堂交流,因此笔者主要针对这节课进行探讨。
一、这个“非指示性”教学课例实际上不符合“非指示性”的原则。郑老师反复强调的“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精神是“二不”“四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自主确定或共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可是这堂课学生交流的四个问题全是郑老师提出的,而不是学生自主确定的。郑老师在实录部分的第三段还详细叙述了自己为什么提这几个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一个问题是我从直觉中冒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理性延续。”“第三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发,有所悟,有所鉴。”“第四个问题则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这不是已经把授课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好了再让学生去讨论吗?这与一般的语文课有什么区别呢?
二、不该提出的问题浪费了太多时间。从实录可以看出,这堂课是从交流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开始的。交流开始后,接连有12位同学发言,但前7位都是大谈不喜欢《故都的秋》的,理由充足,头头是道;后5位勉强谈及喜欢,却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不喜欢的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气势看都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喜欢的,这着实让人感到很不是滋味。如此善待学生而不善待文本恐怕也不是办法。其实,教一篇课文是没有必要问学生喜欢不喜欢的。因为一来这篇文章已经选入课本了,不喜欢难道就不学吗?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正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喜欢课文,对课文产生兴趣,这样的课才比较有意义。二来任何一篇课文都会有学生说不喜欢,即使是鲁迅、巴金的文章,也还是会有人不喜欢,讨论这样的问题只能为正确理解文本设置障碍及浪费时间,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该提出的问题却没有提出。学习《故都的秋》最关键的是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如何让学生理解秋天的“悲凉”是美的。郁达夫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和“静”比较好理解,“悲凉”却不大好理解,因为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审美经验,因此教师有责任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悲凉”为什么是美的?我们至少可以从这样三个角度来考虑:1.悲凉能让人直视生命的弱小,对生命产生怜悯之心、悲惜之情。2.悲凉能让人沉思生命的周期、感叹世事的沧桑,引发人们内心忧伤的体验。比如我们面对一棵枯树,我们就会想,我们眼前的这棵枯树啊,它也曾枝繁叶茂过,也曾生机勃勃过,可如今它却枯萎了,高大挺拔的树都有衰颓的时候,何况其他东西呢?因此,相对于大自然来说,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多么的渺小。而且,人对繁华的消逝有种无可把握的悲哀,这种繁华可以指仕途的顺利、人生抱负的施展,也可以指对人世间一切温情挚爱的品尝,然而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消逝,正如繁花似锦的春天必然要被肃杀的秋天取代一样。3.悲凉能让人体味轰轰烈烈之后归于平平淡淡的心境,使人不再虚华、不再躁动。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悲凉能引起人们对生命和世事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美。只不过这种美是很深沉的,一般人不易品味。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难理解郁达夫为什么要租破屋住着,然后再品味牵牛花、落蕊、秋蝉等略带悲凉意味的景致。
类似的问题都是该提出的,遗憾的是,这节课只字未提。
另外,笔者认为“非指示性”教学不大适合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采用的是大班制,而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非指示性”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交流,可是一堂课时间有限,学生显然不可能充分交流。郑老师的《一堂〈故都的秋〉“批判会”》应该说是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典范,但是发言的同学也只有一部分,还有很多同学无法交流。而且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喜欢发言的就是那么几位同学,多数同学是不喜欢发言的。如果我们的教学都采用“非指示性”教学法,那肯定会有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
参考书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2.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
3.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