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化素养建构与言语表现的统一
作者:林汇波
4.以文本的文化内涵促进言语水平的提高
没有文化含量的语言是粗俗的。精彩的言语得益于具体表达技巧的运用,但更依赖于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提高言语文化内涵成为提高言语水平的关键,而文本阅读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进入课堂的文本一般都是优秀的文本,有着较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言语品质。学生探究其深层文化内涵一般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感受。读者阅读时一般不进行外在的交流,而是在大脑内部感受。这个过程有两个层面:一是与作者文本语言一致的内部言语活动,是用作者的语言进行体验;二是阅读者以自身的内部感受与文本语言进行对话。
(2)分析。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以独立的个性、独特的审美观面对文本,对文本进行审美体验,它是一个分析、思考的过程,也是阅读者的内部言语过程。在分析时,阅读者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同时也深入体悟其言语细节的精妙之处。
(3)模仿。阅读者的具体模仿行为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编演课本剧、仿写或仿说、模仿文本言语风格写作、说话等。
(4)延伸、创造。一是续写,以文本文化内涵、情节及语言材料为依托进行创作。续写作品与原文要有文化内涵上的一致、情节上的连续、语言风格上的相似。二是在课堂以外的场合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语言。
在阅读中以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对话,是实现阅读主体内外联系的有机途径。只要解读、拓展、生成都是为了阅读主体的内在文化生成,最终指向外在显性的语言表达,那就是正确的导向。
〔1〕吴享淑译《日本国语学习指导一例》,《语文学习》1983年第8期。
〔2〕潘新和《阅读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3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