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学必有师
作者:唐建新
一次到一所高中听语文课,使用的是广东版课标《语文》必修第三册。这节课学习的是王昌龄《从军行(之四)》
教师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然后由学生自行发言讨论。时间过了一半,教师开始组织全班集体讨论。教师问学生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从军行”的“行”是什么意思?雪山为什么是“暗”的?云为什么是“暗”的?“孤城”是什么城,在什么地方?“金甲”是什么,为什么是金的?“终不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终不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马上就要求其他同学解答。最后在课堂上大致得到了如下一些认识:“暗”是血干了以后的颜色,指看到了战士的血已经变成了暗红色而心情抑郁。“金甲”是指金属做的铠甲,而不是皮制的铠甲。“终不还”就是坚决不回家。最后,教师出来说话了,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查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剩下的时间,又让学生继续学习杜甫的《登高》,读了没有多久,这堂课就结束了。
课后笔者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该教师说想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该说,这位教师不把基本的观点很快地抛出来塞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对课改理念的一种实践。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节课,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一、学习的任务不明确,这节课该学习一首诗还是两首诗,学习该达到什么程度,学习哪些具体的内容,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二、运用哪些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也缺乏明确的要求。分组讨论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堂课都这样讨论,效率难以保证。三、学生有了问题,产生了疑惑,教师应该及时解惑或者组织学生解惑,而不应该让疑惑长时间停留在学生的心中。四、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出现了较大的误差时,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反思,或者自己站出来进行引导,从内容、方式、理解的角度上来主导教学,主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由此,笔者又想到最近到一所百年老校,看到了百年前留下的一副对联,其中下联结尾处是“学必有师”四个字,当时我就感叹不已。联系到最近听的一些课,更加感到我们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学必有师”。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把自主、合作、探究抬高到不适当的位置,一味地让学生自主,让学生创造,教师不能够站在高处,不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深入,那么学生到头来能够学到些什么呢?他们除了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之外,还有什么本事呢?
学校教育除了有学习同伴这样的学习群体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教师,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这是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一个很大区别。应该说,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丰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果不用学校集中教育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学生什么时候能够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标准呢?假如有的学生几年也摸索探究不出什么好的方法,那以后的文化学习又怎么进行?
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生活阅历都相对有限,如果让他们确定学与不学、学多学少、学这还是学那,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社会成员以及学校教育应该提供的受教育者又将从何而来?
过去我们确实过分强调了师道尊严,对教师的作用过于强化,但是,这绝不是说应该走向反面,从而丢失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放弃教师应该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一堂课,教师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还要尽量讲深讲透,在学习上带领学生走向深入。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上,务必首先要坚持引领指导,掌控好课堂学习的方向以及进程,要在学科业务上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准,其次才做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以及学习结果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