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不同文化取向文本的阅读策略

作者:林 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单元目标,同样要求学生感悟内涵、体会人生、融入体验、了解文体、品味语言,但是,由于作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取向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因而阅读的难易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不久听一位教师讲新教材中的传记散文《列夫·托尔斯泰》,课堂上老师非常努力,力图将一些新的阅读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去体会和感悟作品,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但是,由于老师本身在准确把握文本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课堂上就不能有效地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课标中的一些新理念被公式化了,学生的课堂看似热闹却未能深入进去,取得应有的效果。下面,就以这一组散文中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例,谈谈面对不同文化取向的文本应如何选择阅读策略。
  
  一、作品审美取向的不同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必须找准文本审美价值与学生思想情感的契合点,准确把握思想情感渗透的难易度,确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审美把握,是建立在西方“智”性的文化基础上的。他看似在描写托尔斯泰的肖像,实际上是在探寻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下的由知识赋予的“照耀在精神世界最高处”的眼光和“全面揭示广袤无垠宇宙”的能力。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使一切人德行完全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所以,在文章中作者反复描写托尔斯泰审视外部世界的眼睛,如“犀利目光”“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等,在最后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总结,认为具有这种犀利眼光,就“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所有这些都典型地体现了寻根问底、执著于认识人生的西方文化特点。如果我们的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这种审美取向,一味让十四五岁的孩子用反复诵读和内省的方式来感悟作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认为,类似这种看似传记却充满着哲理意味的散文,应当适当降低讲授内容的难度。阅读的目标应定位在激发学生对探索人生意义的兴趣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思想者的美。策略上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导”。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的角度写人、作者在文中传达了怎样的一种价值取向、如何理解并评价托尔斯泰那种“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却能“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人生。在突破难点的方式上,老师最好准备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也可用多媒体影视资料辅助教学,或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指定学生课外阅读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尽量让学生缩小与作品的距离。
  同一单元的另一篇散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则表现出另一种文化的审美取向。这就是中华民族“德”(伦理型)文化的特点,它所蕴涵的是另一种人生态度,表现的是另一种人性美。文章在母亲与“我”、母亲与家人的故事中展示并赞美母亲的仁慈、严厉、宽容、刚毅等品性,它所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之道,强调将个体生命融入整体生命、“修齐治平”“厚德载物”。由于作品的审美追求源于中国文化传统,学生没有什么阅读障碍,阅读时应主要靠学生自己品味与体悟。
  
  二、作者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我们必须选择与之相应的阅读路径,确定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体现了西方传记散文的一大特点,即充满思辨色彩、主观性强,但论题较为单一,看似一篇传记,但并没有用多少笔墨叙写主人公的生平,不是按通常传记的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而是夹杂着大量的评价、议论、抒情。例如:肖像描写中出现的“天才的灵魂”“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传播智慧的庙堂”“禁锢思想的囚牢”“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后半部分中“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等,这些较抽象的评价与议论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词语,都有着鲜明的指向和丰富的潜台词。
  文章的叙述特点和初中生有限的阅历决定了文章的阅读方法:对这种充满了议论的肖像描写,阅读时必须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揣摩,应让学生在反复默读中理解、思考、辨析。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小组讨论研究等方式补充出文章中的“潜台词”。这类文章如果仅通过课堂上对文本的反复朗读,显然是无法让学生“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在课后思考、交流、碰撞。
  但《我的母亲》一文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篇较为典型的中国式人物传记,其特点是叙述几个小故事,在事件展开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塑造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对作者成长的影响。文中并没有多少抽象的议论或直接的抒情,但却蕴藏着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讲授这类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悟,让情感得以升华。因此,《我的母亲》的阅读应选择与《列夫·托尔斯泰》完全不同的路径,即主要靠学生结合自己母亲的有关往事展开联想,去体味作者的复杂情感、感悟人生。学生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最能引发自己联想、激发自己情感的阅读方式,或诵读、或朗读、或看多媒体画面、或听音乐、或做一些交流,教师则是点到为止。
  
  三、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使我们必须选择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突破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与《我的母亲》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我们应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学习策略。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采用了空间顺序,将主人公的人生人品、作者的情感与评价浓缩在一幅夸张了的肖像画中。显然,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不断地揣摩、补充与想象,才能品味出画中的真谛。在语言上,虽然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信”与“雅”,但是,文中仍保留了大量的长句和一些复杂甚至生涩的句子,这些都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困难。例如,“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至“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一段,不符合我们的叙述习惯,难以理解。像这类文章,我们只能选择以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学生通过文章的研习,将逐渐学会由表及里的认知方式,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
  《我的母亲》则是按时间的顺序以叙述语言为主,语言平易、自然、流畅,语句简短凝练,读后让人久久回味。例如最后一段总结,写“广漠”“人海”中“混”的“我”,由于内心有母亲留给自己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因而能宽以待人。字里行间,不仅充满了对“恩师”“慈母”的怀念之情,也使人感受到“母亲”为代表的“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无限魅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应主要让学生学会品味那些优美隽永的文句,在读中悟,逐步体会汉语的魅力,增强学生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