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走向心灵的“对话”

作者:李 涛




  对话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在我教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后,对这一点我有了较深的感受。
  下面是这节课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用的词很好!这样,一个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公仪休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公仪休为人的确令人折服。不过老师还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同学认为他这样做不对。
  (生沉默。)
  师:大家再拿起课本,默默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
  (生读。)
  生:我觉得公仪休完全不必这样,区区两条鱼根本算不了什么。
  师:是啊,两条鱼算什么呢?现在的价钱也不过十几块钱。
  (部分同学附和。)
  生:我不同意,一分钱也不能收。
  师:说说你的想法,我觉得这无所谓啊。
  生:钱不在多少。(沉默)
  师:谁同意她的观点?帮她补充补充。
  (五六人补充,但语言差不多。)
  师:中国有句古话:“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可以理解成“勿以利小而收之”。看来好多同学的立场还是比较坚定的。以后如果做了官,一定是个好官!
  (生笑。)
  师:所以公仪休可以坚决地对管家说——
  生:我不能收你的鱼。
  生:你还是把鱼拿回家吧。
  生:我如果收了你的鱼,我就变成贪官了。
  ……
  师:事实上公仪休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
  生:“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师: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想法?
  生:公仪休很聪明,很有智慧。不明说理由。
  生:公仪休明明喜欢吃鱼,却说自己不喜欢。
  师:是啊!如果我是子明,我一定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骗人。你们觉得是骗人吗?
  (学生全都认为是骗人。)
  师:那我们就要来重新认识一下公仪休了,他是一个“骗子”!
  生:我觉得他说谎一定有他的理由。
  师:会有什么理由呢?
  生:也许公仪休不想得罪他。
  生:我也认为是不想得罪别人。
  师:老师不禁又要问了,公仪休是堂堂一国宰相,对方不过是大夫,他难道还怕吗?何必背上个说谎的罪名呢?
  (生短暂沉默。)
  生:也许公仪休会想,如果直接得罪了他,他就会反对自己。
  师:说得有理!
  生:公仪休一定是为大局着想。
  生:这样就能使国家团结。
  师:同学们考虑问题真是有见地。公仪休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才用谎话巧妙地把管家打发走。从这点上看,公仪休真不愧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师:看来,人有时还是要说谎的,对不对啊?
  生:对!
  师:你什么时候说过谎?说来听听。
  (学生发言,有些发言是恶意的谎言,教师一一明确指出。)
  师:人要说真话,但有时,也要说谎话。这里最主要的是要用什么?
  生:要用技巧。
  生:智慧。
  生:要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
  ……
  如果此课的教学仅停留在认识公仪休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基础上,不就文中的一些关键话语和细节进行挖掘,那么公仪休的形象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课堂上,我紧扣细节设计了几个问题,结果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