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

作者:刘 淼 金艳峰




  阅读是求知的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的力度,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各国普遍关注的。“文学圈”阅读教学方法的积极实践,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它适应发展公民阅读能力的社会需要,以阅读为中心,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将听说读写有效地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提升自信,最终形成终生受益的综合能力和品质。“文学圈”作为一种具有无限生成性的阅读教学方法,被许多国家的各级学校、团体成功采用,也为我国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适应发展公民阅读能力的社会需要
  
  近年来,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公民的阅读能力,自1995年再度提倡学童读写运动以来,陆续提出了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阅读高峰会、降低班级学生人数与提高教师素质、家庭与社区走入学校、自愿参与全国测验、家庭参与等措施,并不断推动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学生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法制化,成立国际阅读协会及全美阅读小组等专业机构从事早期阅读的促进工作,以法令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阅读意识,实现全民尤其是青少年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从而构建高度文明的学习型社会。然而要实现这一系列的阅读计划实属难事。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在电视文化的冲击下,少年儿童的读书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文学、文化作品受到空前的冷落。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从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兴趣入手,保证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全面提高。“文学圈”恰好适应了这一要求,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的依托。
  早在20世纪80年代,Jerry Narst以及Karen Smith就开始将成人读书俱乐部的模式引入中学,并以这个模式为基础建构阅读小组,在学生中使用,通过实践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Harvery Daniels《文学圈:学生集中的教室的呼声和选择》一书的问世,使“文学圈”这一概念为人们普遍关注,并使它从理论研究层面走向广泛的实践领域。Harvery Daniels对“文学圈”的含义作了比较全面而明确的描述:文学圈是暂时性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故事、诗歌、论文或书籍,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之后,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为即将到来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当共同完成一本书的讨论之后,大家会以一定的方式集中展示讨论中的精华内容,以便与更广泛的团体交流和共享。最后,完成讨论的小组之间进行必要的成员交换,选择更多的阅读材料,组成新的文学圈,开始新一轮阅读和讨论。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自然整合
  
  定期开展的文学圈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在分组、选择阅读材料、自读准备、进入讨论、成果结集展览等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理念。
  首先,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小组成员组成合作小组的权利。为了让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机会,在相互讨论的时候获得最大的启发,文学圈没有按照读书能力编组,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教师则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自己的评估设定小组,为了保证文学圈内的所有成员能够自由充分地参与讨论,文学圈的规模控制在4—8人。这种由学生自主选择的由阅读能力、个性不尽相同的学生组成的文学圈在讨论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这样的小组本身就蕴涵着潜在的学习资源,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每个人又都会受到别人的启发。
  其二,学生拥有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阅读材料的选择没有特定的范围限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选择诸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一切有参考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为了保证讨论的效果,学生们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基础,为有效合作创造条件。如他们会注意材料内容对不同能力和不同兴趣的学生来说必须是容易理解的,能够反映、满足不同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发展的需求等。
  其三,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角色的权利。在自读准备环节,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选定的材料,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能够胜任或者希望尝试的角色。这些角色有文艺“指明灯”:由知识渊博的人指出书中有趣的或重要的段落;“讨论主任”:把这个小组的讨论引向积极、充分;可以胜任的“连接器”:发现并连接读书材料内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文本之外的课程资源譬如个人经验、其他小组的问题和研究内容,以及一些特别的文献之间的关系;词汇“巫术师”:负责讨论在文本中出现的一些不常见的、很难了解的、大家又很感兴趣的词汇;“狡猾”的艺术家:使用某种艺术形式,表现(表演)来自书中的一个重大场面或想法。最后,按照自己在文学圈中承担的任务和角色,做充分的准备,完成讨论提纲。自主选择角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发掘自身潜力的机会,赋予了学生特定的责任和使命。在自主选择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协调小组内的各种关系,在合作小组内合理分配不同角色,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其四,自主讨论与全员参与。文学圈的讨论由学生自己主持。进入讨论环节后,“讨论主任”负责引导各成员实践自身的角色和使命,每一位学生按照特定的角色表达自己独立阅读的成果,同时也充分倾听他人的见解。讨论中任何新奇的想法、观点都是受欢迎的,学生的多元观点和个体差异受到充分的尊重。文学圈基本上由年纪相仿的学生组成,因而对一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共鸣。但由于个性的差异、个人经历的不同,又常常会引发争论。学生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表现自己与尊重他人,在争论与思想的碰撞中发展批判、质疑的精神,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总结讨论的成果,在小组间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实现最大范围的合作、探究,并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自然整合
  
  文学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了阅读的层面,采用阅读、讨论、作业纸设计、简短述评等多种形式实现了读写听说的自然整合。
  首先是阅读的训练。学生会认真阅读要讨论的材料,并广泛浏览相关的资料,对重点和难点部分作深入的研读,对优美动人的段落做朗读和诵读的训练。
  其次是写作的训练。在文学圈的实践中有三个环节涉及写作训练:为讨论设计和填写作业纸,准备讨论提纲;将讨论成果结集展示;以简短书评的方式推荐图书。
  填写作业纸是很好的训练写作能力的方式,作业纸的内容体现了对阅读材料的创造性加工,这是训练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作精要概括和完美展示的好机会。以下是学生作业纸的面貌:
  名字:Tom
  小组:魔术文学圈
  书:《祝愿你很好》
  角色:文艺指明灯
  工作:请用你自己的话将故事简要描述一番,然后指出关键的语段。最好画出一张简单的剧情图,以便更好地明确故事内容,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成果。(剧情图略)
  书评是文学圈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也都十分愿意运用书评的方式将自己读过的、听说过的好书介绍给别人,为文学圈阅读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简要的书评训练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判断以及概括能力,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广泛阅读。参与评论和介绍的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会把原著放在网上供大家阅读。以下是在文学圈的中心网站上摘录的一篇书评:
  《最后的使命》?摇作者:Harry Mazer,评论者:一名高中新生
  如果你是一个爱幻想战争故事的少年,在这本书当中你会认识到,在战争当中并没有什么英雄,而只有正义的人民。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给你提供了这样的一次机会去感受战争中的军队是什么样子的。读这本书开始时速度会比较慢,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你会感觉越来越好。另外就是行文有些深奥,需要认真地思考。
  虽然书评的篇幅很短小,而且难以全面地概括书籍的内容,但是却体现了两个可贵的特点:一是真正的个性化解读;二是评价停留在启而不发的层面,给人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第三是听说训练。尽管每个人在开始讨论之前已经以作业纸的形式准备了讨论提纲,但是文学圈的动态特征决定了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被激发和被启迪的状态,在倾听与表达的时候,随时都要对自己的思路和发言内容做出调整。所以说文学圈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听说训练。听,要求听得全面,区分重点,在听的同时要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判断;说,要求主题、观点鲜明,讲究表达的逻辑性、事实性和分寸感。提问以及回答都要有针对性,同时又要简洁、明了。
  
  四、阅读与发现自我、提升自信的自然整合
  
  美国田纳西州的研究者就曾成功地利用文学圈这种阅读方式帮助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为这种方式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读书疗法”(一种以读书为辅助手段的治疗方法)。他们认为,无知和贫乏是自卑的一个根源,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人的自尊心才得以逐渐提升。阅读必然有一个理解和内化的过程,阅读能力好、理解充分的学生,在许多领域里的自信心也会很强。文学圈好比一块巨大的磁石,它本身不是老师也不是书本,却可以将好书、将爱读书的人、将许多思考的头脑紧紧地吸引在一起,从而产生智慧的碰撞,激发创造性的见解,实现心灵的成长,提升个体的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这一切的活动中,基本没有教师参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主持。在文学圈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高度的信任和多方面的鼓励,这就为学生自信心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发现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的发现、自信心的提升则是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文学圈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活动的核心,赋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权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他们的独立人格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