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也谈“问讯”

作者:谢政伟




  古文献中常见“同义连言”现象,王念孙《读书杂志》说:“凡连语之词,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一些注家在注释《桃花源记》“问讯”一词时多犯此病。田美《〈桃花源记〉中的“问讯”》(《语文建设》2005年第7期)分析了各家在注释“问讯”时存在的失误,并准确地指明“问讯”一词实系同义连用,不宜分而释之。甚确。但作者将“问讯”释为“打听、询问”,还不够精确。
  诚然“问讯”在魏晋南北朝时可表“打听、询问”(如《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但这种解释放在此句则稍显欠当,当寻别解。陶渊明此句其实是说村里人听说渔人来了,都感到奇怪,于是都来问候他,以示友好。徐复《后读书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对此“问讯”注曰:“此问讯作问候解。为魏晋时恒语。《尔雅·释言》:‘讯,言也。’郭璞注:‘相问讯。’《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陶文自用为问候义。”《世说新语》中还有其他“问讯”作“问候”讲的例子:
  (1)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方正篇》)
  (2)韩康伯母殷,随孙绘之之衡阳,于阖庐州中逢桓南郡。卞鞠是其外孙,时来问讯。谓鞠曰:“我不死,见此竖二世作贼。”(《贤媛篇》)
  (3)谢遏夏月尝仰卧,谢公清晨卒来,不暇著衣,跣出屋外,方蹑履问讯,公曰:“汝可谓‘前倨而后恭。’”(《排调篇》)
  作“问候”讲的“问讯”,此期其他文献中亦多见,例如:
  (4)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颜氏家训·风操》)
  (5)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丙辰,停台省众官朔望问讯。(《宋书》卷六)
  (6)王侯五日一问讯,世祖常独呼昭业至幄座,别加抚问,呼为法身,钟爱甚重。(《南齐书·郁林王本纪》)
  《桃花源记》中的“问讯”解为“问候”似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