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谈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钱正昂




  课堂提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一直备受大家的关注。笔者在听课过程中观察了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所提问题太复杂
  
  由于课堂提问都是口头的,所以问题如果太复杂,学生就难以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如教《胡同文化》时,有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与其他文章比较,它在语言上、构思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四个问题组成的,学生很难一下子组织好语言来回答。所以教师提问时,每个问题应该集中于一点,使用尽量少的字眼来表述。
  
  二、所提的问题不是一个真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教《项链》一文时,向学生提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件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其实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根本就没必要去问。又如有位教师在教《我与地坛》时,向学生提问:“文中作者说‘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没有哪位子女会希望自己的父母不长寿。
  所以,教师提问时应该先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问题,不要无疑而问。
  
  三、不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
  
  问题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提问时应当明确自己在教什么内容,是问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封闭性问题,还是问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开放性问题,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漫无目的、信口开河式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大忌。如一位教师在教《牡丹的拒绝》一文时,用多媒体放映牡丹花的图片,然后指着屏幕问:“这是什么?”
  生:花。
  师:什么花?
  生:牡丹花。
  师:花怎么样?
  生:好看。
  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很明显,这里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其实可以直接问:这些美丽的牡丹花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前面的提问都是无效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四、只接受自己期望的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设的答案有出入,教师往往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自己的预设中。如一位教师教《道士塔》一文时,有这样一段提问:
  师:我们学习了《纪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这四篇散文的体例加以描述的话,可以把《纪念刘和珍君》叫叙事散文,那么《故都的秋》叫什么?
  生:抒情散文。
  生:写景散文。
  生:写景抒情散文。(众笑)
  师:不要笑,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这三种说法都是一回事,都没问题。那么,《道士塔》呢?
  生:文化散文。
  师:不,不是文化散文。
  生:历史散文。
  师:不,不是历史散文。
  生:哲理散文。因为它是写人生感悟的。
  师:但是我觉得它与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不一样,它更多的是从生活的层面感悟的,哲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叫抒情散文,好吗?
  虽然教师在前面提到了散文分类的标准,但当学生提到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哲理散文时,完全可以重新确立分类标准,一味的否定只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多数学生不敢发言。不拨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只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
  所以,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期望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应当考虑它是完全不对还是部分不对,应当考虑学生产生这个答案的原因。有时候答案可能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对问题的解决可能是有益的,教师应当注意引导。
  
  五、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在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自己回答了。有时候,学生开始回答了,教师却抢答。比如一位教师教《我与地坛》:
  师:大家看看这一段语言怎样,有没有华丽的词藻?
  生:没有。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对母亲的深情如果用华丽的语言写,效果好不好?
  师:肯定不好。因为那样会使感情显得虚伪、肤浅、矫揉造作,抒情效果适得其反。最真的感情可以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无须画蛇添足。
  姑且不论教师讲得是否完全有道理,就他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来说,这节课是很不科学的。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就会麻木,教师就只好演独角戏。
  所以,提问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把握十分重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应当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如果存在,努力加以改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