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信任与放手

作者:陈颂善




  课堂上,我正讲着我国养蚕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坐在教室前排一直沉默着的何文雯同学轻声说了句:“错了。”声音不大,但在听得入神的同学和讲得入情的我听来,却异常清晰。我一愣,马上回顾了一下刚才所讲的内容,没错!何文雯站起来谨慎地说:“老师,我不是说你讲错了,是标题错了。”我连忙向黑板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没写错啊?
  “老师,春蚕吐完了丝,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了飞蛾。”何文雯说。
  我一时语塞,书教了十几年,李商隐的这句诗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自己从未怀疑过。是的,蚕吐完丝结了茧,变成蛹,最后蛹蜕变成了飞蛾,破茧而出。春蚕吐丝后并未“死”啊?
  “书上说,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蚕吐完了丝,还要经历蛹和成虫两个阶段。”
  “蚕吐丝要是死了,它的卵从哪里来呢?”……
  学生们议论纷纷。
  “蚕吐完了丝,是要死的。”韩仲良语出惊人。
  “怎么死的?”嘴快的王严接问道。
  “烫死的。”学生们哄然大笑。
  “是真的,”韩仲良红着脸争辩道,“我看过人们抽茧缫丝的过程:他们先把茧放在热水里烫、泡,然后再抽丝,茧里面的蛹都被烫死了……”
  我本来以为说明文比较枯燥,学生不会有太多的好奇和兴趣,没想到却引起了学生这么热切深入的探讨。课堂既然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教学目标,学生又这么兴趣高昂,不如来个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来节质疑问难的课又有何妨?“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尽可提出,我们大家共同探讨。”
  “老师,学过的课文能提吗?”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试探。
  “可以。”我的语气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了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文中讲了松鼠如何灵巧地搭窝筑巢,但在我看过的书中,松鼠不是住在巢里,是住在树洞里面的……”
  “松鼠有很多种,有的喜欢住树洞,有的喜欢搭窝,还有的住在石头缝里呢。”一位学生抢着回答。
  “老师,松鼠是那么可爱、善良,为什么课文结尾还要介绍松鼠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样对待小松鼠,是不是太残忍了?”
  “这就像一把刀,有的人拿它切菜劈柴,而有的人却用它做伤人的凶器。”我解释道,“作者介绍松鼠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成皮衣,只是客观地说明它的用途,增长我们的知识而已,并不是提醒我们一定要杀死小松鼠,吃它的肉,用它的皮做衣服。问题不在于作者怎样说,而在于我们怎么想、如何做。正如刀是做菜刀还是做凶器,不在于制刀的人,而在于拿刀的人怎么想。”
  “老师,松鼠窝上的那个圆锥形的盖,是用木板做的,还是用树皮做的?它放在窝口上,没有螺丝固定,风一刮不就吹跑了吗?”
  “它不是盖,而是松鼠用树枝和草支在窝上面的棚,我在电视《动物世界》栏目里看到过。”一位学生说。
  “老师,文中说松鼠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而在我们学过的文章《都市精灵》里,为什么写到一只松鼠跑进了文学馆院中的那棵大树上?”
  我说:“那篇课文为我们讲的主要是环境保护问题,它希望人们能与动物交朋友,能为松鼠等小动物设置一个安全而又温暖的家,不要逼着不愿接近人的小松鼠跑进人丛中去躲藏、生存。”
  “老师,课文说松鼠也捕捉鸟雀,而且还会发出不高兴的声音,这与它的驯良习性是否矛盾?”
  “松鼠捕捉鸟雀,只是偶尔,也许是饿急了。”一位学生抢着说。
  “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你能说狗不老实、兔子不善良吗?”
  ……
  其实,学生不是没有问题,也不是缺乏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关键是我们的老师是否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提问的情境。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勇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会走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