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死去元知万事空”之“去”

作者:史秀菊




  读唐宋诗词时,我们常能看到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跟一个“去”字,例如: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2)走去心中常忆念,佛前发愿早归来。(《敦煌变文集新书》)
  (3)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李白《相和歌辞·相逢行二首》其一)
  (4)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辛弃疾《临江仙》)
  (5)老去闲情懒,东风外,菲菲花絮零乱。(周密《宴清都》)
  (6)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孟郊《病起言怀》)
  (9)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吴融《秋事》)
  这些句子里的“死去”“走去”“老去”等应该作何解?各种古典诗歌集或文选中的注释都不甚了了,并没有对“去”作明确的解释。最近我们看到《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篇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中对例(1)的翻译是:“我原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无踪迹,只是我悲痛祖国河山还没有统一。”这种解释实际是把“死去元知万事空”理解为“原知死去万事空”(事实上,这里已经把“元知”改为“原知”),但这样理解使得上句与下句缺乏语义上的衔接:我们看不出“原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无踪迹”和“只是悲痛祖国河山还没有统一”语义之间有什么联系,所以我们认为不妥。
  曹广顺先生认为“老去惜花心已懒”和“老去闲情懒”中的“老去”“犹言‘老了’”,我们依此类推,却感觉“死去”“走去”等若理解为“死了”“走了”等,放在诗句中均说不通:人死不可能有知,为什么“死了”还能“元知万事空”呢?已经“走了”,怎么说想“早归来”呢?应该是“早归去”才对。比如我们临离开家时,说“一定早点回来”,离家后说“一定早点回去”。以上其他句子中的“去”对应为“了”同样讲不通。
  那么,这里的“去”究竟作何解?我们认为,这里的“去”的意义已经虚化,不是动词“离开”义,也没有趋向功能,但也不相当于句末的“了”。它所表达的是动作、事件或性状“开始发生的时候”,如果表述出来,可以说成“……的时候”。这种用法在有的方言中还保留着,例如在山西方言汾河片解州小片中这种说法仍大量存在(这里以临猗县方言为例):
  动词+去:
  (1)你要么多钱做唆,死去都花不完。(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等死的时候都花不完。)
  (2)走去叫我着。(走的时候叫上我。)
  (3)你吃去慢些,休噎着唠。(你吃的时候慢点,不要噎着了。)
  形容词+去:
  (1)叫袄拿上,冷去穿上。(把衣服拿上,冷的时候穿上。)
  (2)把药装到身上,疼去吃上一片。(疼的时候吃上一片。)
  (3)不要摘啦,再摘,撵枣红去就摘得吃完啦。(等枣红的时候就摘得吃完了。)
  名词+去:
  (1)清明去天气就暖和啦。(清明的时候天气就暖和了。)
  (2)伢孩满月去场面大吗?(人家孩子满月的时候(庆贺的)场面大不大?)
  (3)禽流感去你鸡死去吗?(禽流感的时候你的鸡死了吗?)
  以上“去”字句在当地方言口语中出现频率特别高,是当地人的常用句型。“去”可以用在绝大多数动词后面,几乎没有限制。在形容词和名词后面则有严格的限制:形容词只能是可以表示变化的形容词,如“冷、热、红、疼”等,其他不表示变化的形容词一般不能跟“去”;名词则只能是表示节日、节气或特殊纪念日的名词,其他名词后不能跟“去”。
  目前没有看到近代汉语中有“去”放在名词后面的用法,这可能是汾河片解州小片方言在近代汉语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我们从这些方言例句可以看出,不论前面的词性如何,“去”都可以当“……的时候”讲,我们把“去”的“……的时候”义套在唐宋诗词上,发现都能讲得通。例如:
  “死去元知万事空”就是“临死的时候才知道一切都是空的”,这是作者临终前一种大彻大悟的心态的表达:人之将死,才明白一切所谓的功名利禄、儿女情长都是空的,这些都可以放下,都可以舍弃,都已经左右不了诗人的情感。这样理解,这一句与下一句在语义上就有了很好的衔接:一切都是空的,都可以舍弃,但只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放不下。这句诗实际上是作者临终时思想升华到最高境界的表达:他在弥留之际,不是牵挂妻子,不是计较个人功名利禄,而是担心国家命运,渴望祖国统一。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一种崇高的境界,更显陆游之伟大。
  “走去心中常忆念”就是“临走的时候心中仍时时牵挂着”,与下一句“佛前发愿早归来”的“归来”也相互照应,没有了矛盾。
  “老去徒伤悲”就是“等老的时候徒然伤悲”。
  “世情贫去知”就是“人情世故等到贫穷的时候才能深切感受”。
  其他诗句中的“去”用“……的时候”也均能说得通。所以,唐宋诗词中的“死去”就是“死的时候”,“老去”就是“老的时候”,“走去”就是“走的时候”。“去”表示紧邻的前一动词或形容词等所表达的动作、事件或性状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