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初中语文教科书所载齐国刀币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 丹




  在某初中课标语文教科书的彩页中,载有一枚战国时期的齐国安阳刀币:
  教科书将刀币铭文注为“安阳元法化”。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刀币面文注释有问题,面文不应释为“安阳元法化”,而应释为“安阳之大刀”;其二,刀币不应横向摆放,而应纵向摆放,如下图所示:
  下面略作解说。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七种不同面文的齐国刀币,教科书所载齐国安阳刀币(下文简称为安阳刀)属于其中的一种。
  安阳刀面文中的“”自清末以来多被释为“法”。
  王献唐先生首先对此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该字应当释为“大”。裘锡圭先生对此作了进一步论述:
  “”字一般释作“去”,读为“法”,但是有关的币文和陶文大都讲不通……古文字从“口”不从“口”,往往无别,例如:……刀背文常见的“夻”,有时也作“大”(辞典912等号);常见的“夻”,有时也作“大行”(辞典988等)。这也是“大”“夻”一字的证据。
  将“”释为“大”,在字形以及文献辞例方面都有较为充足的依据,放回原文也能文从字顺,故这种解释已成定论。
  安阳刀面文中的“”以往多释为“化”,读为“货”;人们将“法化(货)”并用,解释为“法定的标准货币”。这从词义上看似无太大问题,但是若从文献辞例和字形两个方面看,便经不起推敲了。历史上,齐国刀币源于青铜刀削这种实用工具。战国时期铸行青铜刀币的国家很多,除承袭春秋晚期就已存在的尖首刀以及由它演变而来的燕“明”刀之外,还有赵国与中山国铸行的直刀,在三晋、楚币中也有称“刀”的货币,可见“刀”可以作为货币名称。详查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先秦文献中钱币的名称主要有:钱、币、泉、刀、布,共五种,文献中亦有辞例可与之相印证,例如关于刀的记载:
  (1)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管子·轻重乙》)
  (2)今刀布藏于官府。(《管子·山至数》)
  (3)买: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墨子·经说下》)
  (4)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荀子·富国》)
  (5)利于刀。(《汉书·食货志》)
  然而将货币称为“货”者却未见于文献。裘锡圭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刀币使用区的人)无疑很容易像铲币区的人把“钱”(笔者注:钱在春秋以前是一种农具)用作钱币的通称那样,也把“刀”用作钱币的通称。
  吴良宝先生也指出:
  《荀子》《管子》等书中的“刀”应是指铸币。荀子是赵国人,赵国在铸行铲布的同时,也使用“甘丹”“王刀”等小直刀。从出土的货币实物来看,齐国使用刀币,其面文自名为“大刀”。
  吴振武先生在《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一文中,运用字形分析法,科学精辟地为我们分析了将“”释为“刀”的缘由:
  古文字中的化字均由一正人旁和一倒人旁构成,即使省作也还保留其作为音符的旁,无一例外。化字的这一结构直到汉代的篆书中也仍旧未变……可见《说文》对化字的形体分析是正确的。……我们认为字形体结构应分析为从刀从乇,当是一个在本为象形字的“刀”上加上注音符“乇”的“注音形声字”,可隶定作“”,也就是“刀”的异体字。
  综上可见,“”应释为“大刀”。
  如果说将安阳刀最后两个字释为“法化”,属沿用旧说所致,那么将安阳刀第三字“”释为“元”只能是编者的疏忽了。事实上,“元”“之”二字字形简单、差别很大,形体演变清晰可辨,辞例丰富明确,因此二字相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正因为这样,学术界在安阳刀面文第三字的考释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分歧。揣摩一番以后,我们认为:也许正是因为在教科书中安阳刀被错误地横向摆放,才导致第三字被错释。事实上,由于安阳刀的面文系纵向排列,释读顺序类似于简牍,应自上而下地解读,因此在刊载刀币图片时一般将其纵向摆放。教科书所载安阳刀图片之所以横向摆放,也许是过多地考虑排版因素所致。安阳刀面文彩图既不易辨识也不便校核,也是误释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黄锡全《先秦货币研究》,中华书局2001年6月。
  〔2〕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3〕裘锡圭《先秦古文字中的钱币名称》,《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4〕吴良宝《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5〕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1983年。
  “本文中所涉及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经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