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赵卓青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诗词,其余四篇均为古代游记。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游记类文章的一般方法,但面对古代游记,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作者思想的体会、表现手法的赏析等方面,会有一定困难。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收集背景资料,初步建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意识。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歌咏自然山水寄寓人生体悟的优美篇章。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感受其语言美;通过想象欣赏其文意美,从而欣赏祖国美丽山河;通过阅读比较了解古代游记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通过读写拓展提高文言阅读的兴趣和意识,并在“知人论世”的阅读法指导下,广泛收集背景资料,体会作者透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思想内涵。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培养语感,欣赏文言文的节奏韵律。
  2.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工具书读懂并掌握课文的内容。
  3.在比较拓展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进而把握作品的人文内涵。
  4.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四、课时分配
  建议《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小石潭记》《游恒山记》《满井游记》各2课时,《诗词五首》3课时。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他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情感。教学时可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抒情”的游记风格,并教以“知人论世”的赏析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观察、细致描摹的手法。
  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记诵积累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鬼斧神工,游人悲喜不同,因而山水也有了个性,有了思想。第一单元我们从游记中领略了祖国壮丽山河,读出了现代人的心境,今天让我们从古代游记中看看古人的心境、情思。
  2.整体把握
  (1)从游记的一般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切入。
  步骤1:复习游记组织景物画面的一般手法——“移步换景”。
  步骤2:结合练习一,说说课文描绘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描绘自己所发现的画面。
  步骤3:本文按游览观察的顺序写景,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2)从写景的“多角度”手法切入(练习二)(画面赏析)。
  步骤1:与学生一起探讨画面赏析的一些主要角度。如:感官角度组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相映;色彩搭配;意象组合;情景交融。
  步骤2:小组合作,任选角度任选画面,进行画面赏析。
  (3)从朗诵角度切入。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朗诵的语音、语调、语速乃至情感、表情等。然后学生个别朗诵,集体点评,在点评中探讨画面内容及作者寄寓在语句中的情感,从而把握文本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3.重难点突破
  (1)从品味语言的矛盾突破
  步骤1:找出文中可以表现作者心情的词句。(“心乐之”——“悄怆幽邃”)
  步骤2:指出两词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从矛盾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此处需介绍背景,教以“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从比较中突破
  比较1:你游小石潭会有什么感受?柳宗元游小石潭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不同?
  比较2:若当时柳宗元是一位刚得到重任的官员,他眼中的景物会如何?
  (3)从读写结合中突破
  ①对对联
  上联:桃花源宁静和平;下联:
  (根据课文内容书写,旨在把握景物特点。)
  ②一句话点评文章(角度:语言、构思、情感、内容、手法)。
  ③根据课文内容为小石潭写一则广告语。
  
  四、拓展练习
  1.观察周围某一处景物,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
  2.根据《小石潭记》中的句子,想象并描绘画面。
  3.选读《永州八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仅84个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教法上可以吟诵为主,借助对作者生平的了解,通过对画面的品味体会作者情感,并进一步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课文,读出韵味,增强文言语感。
  2.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体会叙事写景中蕴涵的情思: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逆境中学会豁达乐观;善于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种心境。本文就是如此,阅读时要细细体味。
  2.整体把握
  (1)从去标点诵读切入。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将文言文还原为它的无标点原生态,激发学生的兴趣。断句,除语感外,尚需调动所有文言知识,还需了解文本的大致意思。
  (2)从背诵积累切入。
  要求学生当堂背诵。文本仅84个字,且写作思路比较清晰。学生在背诵时必然会思考背诵思路、想象文本画面,从而把握文本的大意。
  (3)用标题补充标题疑问切入。
  让学生根据标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有所发现。如:和谁一起游玩?为何夜里游玩?看到了什么景物?心情如何?
  3.重难点突破
  (1)从品味关键词“闲人”突破
  “闲人”应该是指什么样的人?课文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2)从文本空白的补充想象突破
  ①文言文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再加上古人创作讲究留白艺术,因而文本留有较大的想象空间。试思考:文中有何处表达含蓄,可让我们想象创造?
  可能出现的留白问题如——
  A.为何见十二日的冬月也欣然?如何欣然?
  B.一代文豪为何“无与为乐者”?
  C.苏轼为何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的原因是什么?
  D.苏轼与张怀民会谈些什么,因何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
  ②小组合作,试选择其中一处空白加以想象创作。要求:语言凝练,与上下文衔接自然;说出想象的根据。
  ③交流对空白的想象创作,谈谈自己创作的理由。
  (3)从问题探讨突破
  ①在想象环节的对话中,师生已经对课文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体悟。在此基础上,完成探究——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
  参考:善于发现生活美;在逆境中豁达开朗;带着忧愁;乐观向上;能不断发现自我……
  ②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参考: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逆境是埋葬弱者的地狱,也是造就强者的天堂。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要肯定自己、发现自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