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让对话成为教学的一种必然

作者:朱士国




  孙晋诺老师多年来致力于高中语文教学,以“积累·审美·创新”国家级教改实验课题的研究为契机,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教学路子:构建了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理念框架,以积累、审美、创新为教学层次框架,以生活、生命、实践为教学拓展框架的教学体系。他特别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使学生真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孙老师不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强势话语独霸课堂,而是将自己的观点渗透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集课内课外于一体,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多一份活力、增一份灵气。
  
  一、留有空白让学生走近文本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因此,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求知,自己去感知,反对给出现成答案或定论的做法。老师应该“有所不为”,把课堂的表现空间还给学生。孙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学,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孙老师提供了一个中心话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而泣?”要求学生以“学得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下来。这种中心问题对话法富有研读发挥的空间,便于学生梳理文本并进行个性化阅读,便于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文本、解读文本,很好地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近距离接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入文本。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走进文本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知与体验,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感受活动,教师最明智的做法是把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多为学生创设感知、体验的机会。在孙老师这节课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学生在交流与对话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围绕中心话题学生们探讨了白居易“青衫湿”的原因:⑴感伤离别;⑵孤寂凄凉;⑶谪居哀怨;⑷怜悯同情。更有一些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从“惨将别”感受到诗人凄凉欲哭的“茫然”“迷惘”;从琵琶女的倾诉体会到诗人内心的“苦痛”“哀愁”,体会到诗人既是为陌生知己而泣,也是为自己的命运而泣。在此基础上,孙老师很机智地实现了文本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千古第一音乐诗。经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们认识到白居易的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写音圣手”。
  
  三、提供桥梁让学生走出文本
  
  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这赋予了语文教学未定论性与无限的可能性。只有对话具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个体才有可能不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对话过程是一种多元化、高密度的交往过程,其间充盈着“多种多样、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情境与交流关系”(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孙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琵琶行》的艺术价值,不失时机地引入白居易的另一首描写音乐的诗作《五弦弹》,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无论在喻体的使用还是声音的摹写上都无法与《琵琶行》相比”。在此基础上孙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人生轨迹“读出这一曲琵琶里的‘平生不得意’的内涵”,巧妙地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