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作者:蔡伟潭




  “突出知识探究”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探究,就势必与问题相联系。因而,课堂有没有高效能的问题,有没有相应的问题情境,有没有问题解决的方案,就成为教学的核心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孙晋诺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艺术就在于给学生找到一个恰当的‘入口’”。这个“入口”实际上就是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富有潜在力量的问题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例如,《琵琶行(并序)》一文含有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似乎哪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入口”,比如从故事情节入手,可以设计“琵琶女的身世与白居易际遇的比较”;从音乐描写入手,可以设计“琵琶曲如何表现‘平生不得意’?”怎样切入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呢?一个好的问题,要能够多步骤、多层次地把自己深刻的,而不是浮浅的结论,转化为学生的思考过程。
  孙晋诺老师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爆发点,设置的问题是,“白居易为______而泣”。教学实施的效果显示,这个问题确实是高效能的:一是问题的指向明确,从情感入手。二是想象空间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境遇。三是包孕性强(问题里隐含着下一个或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课堂所展示的,冷静同学对“泣”的多角度阐释,引出“茫茫江浸月”,暗含了下一个问题,即诗歌中的景与情、烘托与铺垫。李冉同学“青衫湿”的发言,引出了知人论世的品诗原则。侯茹同学从白居易对音乐的喜爱及人生命运入手的分析,则带出了“千古第一音乐诗”的解读。
  纵观孙老师的课堂教学,以一个问题几乎全部涵盖《琵琶行》所包含的四个脉络,真是一“泣”牵动全篇,一“泣”带动全课!
  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所说的“以问题为本”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教师提出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生成问题。就这一点而言,学生解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恰是“问题情境”的最重要的层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程往往比结论重要”。人们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存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答疑解惑,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孙老师第一课时的“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学生自学……进行……对话空白训练”,是不容忽略的。没有这个对话,没有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第二课时的对话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说,实录部分所展示的教学流程不够完整。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的前积累、前理解是不相同的,在进入文本后,必然顽强地表现出他的阅读个性,因而他们解读文本的“视界融合”状况高下不一,甚至是五花八门的,绝不仅仅表现为阐释角度的不同。试想,全班学生中,除了课堂上文情并茂的几种解读阐释,就没有一个人对《琵琶行》叙事的真实性质疑?就无人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白居易乃借此抒发天涯沦落之恨”?倘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确该认真反思了:我们在哪里把学生的逆向思维抹杀了?
  关于课堂教学,华东师大叶澜老师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孙老师的课,的确十分精彩,然而,也就在这堂课中,我们没有听到一点杂音,看不到任何碰撞,有的只是惊人一致的“水到渠成”。换句话说,我们很想了解在读者(教师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中,理解的内涵是如何通过对话不断扩充和丰富、不断完善和深刻的;很想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果孙老师提供了第一课时的实录,我们也许会了解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