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幽默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陈秀丽




  下面我们从趣诗妙文、妙联、逸闻趣事、歌词的利用方面对语文教学应如何挖掘自身的幽默素材作一些探讨。
  
  1.趣诗妙文
  
  引用一些趣诗妙文,能起到活跃课堂、增长知识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问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老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并夸奖他善于思考。知识丰富的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1935年,中国留学生陆侃如进行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一位法国考官问他:“《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叫‘孔雀西北飞’?”陆侃如神态自若地回答:“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于是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这句话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恰逢学生刚刚学过了《古诗十九首》,而且还背诵了此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对老师的回答,学生都拍手叫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妙联
  
  在教学中巧妙地穿插一些好的对联能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对偶修辞方法的过程中,要求做一道上句对下句的练习题。学生兴趣甚浓,个个情绪高涨,都积极要求接对。其中有一联的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是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它的下联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学生水平有限,不会想到这么工整的下句,一个个都在那里苦思冥想、抓耳挠腮。见到此状,老师忍不住问学生:“有没有对出来的同学?如果没有,听老师对一个,如何?”老师大声说:“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话音一落,立即引来一片哄笑,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老师问:“为何摇头?”学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觉得这一对句虽然工整,但却有失高雅。于是,老师抓住时机,分析了上联的特点,指出了关键词“南”和“北”,并提示学生下句对什么最好,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东西”;接着老师又分析了上句的“通”字之妙,提示学生下句和“东西”最配的动词是哪个,最后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老师把标准答案公布出来,学生都连连称赞对偶的奇妙和古人的智慧。
  
  3.逸闻趣事
  
  逸闻趣事情节生动,结构简单,文字通俗易懂,深受人们喜爱。在教学中适当引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讲双关辞格时,如果只是一味解释概念,学生大概没有耐心听,这时如果能恰当地举例说明是最好的了。于是,老师就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逸闻:宋朝有一个书生,觉得自己比欧阳修强百倍。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亲自去会会欧阳修。他一出门,就诗兴大发,随口赋诗一首:“门前一棵树,两支大丫杈。”吟到此处再也吟不下去,这时走过一个人来接着吟道:“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为花”。书生一看,甚为崇拜,决定与此人一道去拜访欧阳修,一同和欧阳修比个高下。于是两人同坐一条船,书生又吟到:“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无奈吟到此处又吟不下去了,欧阳修接着吟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就这样,欧阳修利用“修”和“羞”两个同音字,巧妙地教训了不学无术又喜欢卖弄的酸书生。这则逸闻既让学生懂得了“双关”的含义,又让学生体会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妙处。
  
  4.歌词
  
  在教学中,老师偶尔使用时下流行的歌词对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次语文课,上课十分钟后,一名学生才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老师以严肃的神情对那位迟到的学生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此话一出,立即引来全班同学的大笑,那位迟到的学生也有点不好意思,站在门口抓耳挠腮,等待老师的“命令”。这时老师又一改严肃,面带微笑又有点无奈地对全班同学说:“唉,我总是‘心太软’,这次原谅他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如有下次,一定让他变成‘小白杨’,给我们站岗放哨。”这位老师巧妙地把歌名引用到教学中来,寓庄于谐,批评了学生但又不是说教,起到对学生善意批评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