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泪珠与珍珠》是思乡怀人之作吗?

作者:巩靖宇 刘向军




  《泪珠与珍珠》是人教版大纲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课文在题材、时代特色、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较为贴近当代中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们都比较喜欢。
  对这篇散文应该如何解读呢?这是篇自读课文,既然如此,能不能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读呢?经过再三考虑,最后我果断地调整了原来的教学预设,决定把这篇课文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看看他们是怎样调动思维、解读课文的。
  于是,在课堂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本文的主旨是‘思乡怀人’,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和概括《泪珠与珍珠》这篇课文的主题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要有理有据地、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思路,不得不认真斟酌怎样来表述。
  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我提醒他们在阅读中要注意紧扣文本,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出自己的结论,要学会立足文本陈述理由。
  讨论一开始,学生就分成了两派。多数学生对“思乡怀人”说持否定态度,但也有不少学生认可“思乡怀人”说。这让我心中暗喜:可以趁机让学生深入讨论。我不动声色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谈出肯定或否定“思乡怀人”说的理由。
  否定一方的学生说,作者引用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后在返乡探亲热潮中出现的“老泪横流”的材料,只是全文中一个很小的部分,所以,“思乡怀人”不能成为全文的主旨。有学生接着补充说,引用海峡两岸同胞团聚的材料是为了说明段首“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这一观点句的。还有学生补充说,首段“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两句是全文的文眼,这两句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肯定一方的学生说,琦君生在大陆,她的作品大多有着浓浓的思乡情,她写海峡两岸骨肉团聚,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而应是主旨的一种反映。另一位学生联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补充说,琦君和余光中都是台湾著名作家,他们都有思念大陆的强烈情感,所以“思乡怀人”的主旨理解是合理的。
  此时,否定一方有学生反驳说:“你这是阅读中的思维定势,难道只要看到余光中和琦君的作品,就得认为是‘思乡怀人’的主题吗?”这个学生的发言赢得了同学的一阵掌声。接着,又有一个学生总结道:“把文章局部的一个简短的材料放大、抬高,而忽视了文章的整体,这是以偏概全,这也是平时阅读中常遇到的‘过度拔高文章主旨’的陷阱。”这个学生的发言赢得了更多同学的喝彩。
  此时,课堂上形成了否定“思乡怀人”说一边倒的情形。我说:“‘思乡怀人’之说可是教参上的分析啊!”接着我把教参上的分析通过投影仪放给学生看:“而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
  同学们一下子“傻”了。看着他们吃惊、困惑的神情,我既得意又感慨:得意的是巧妙地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思维困境,感慨的是挑战教参、挑战权威实在需要足够的勇气。我鼓励学生道:“教参上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是教参理解不准确,还是我们理解不准确呢?”
  这时,有一个学生改变了原来否定“思乡怀人”说的立场,他说道:“从课前作者介绍中可以看到,琦君生于1917年,1949年离开大陆。而课文前五段所写的泪珠,都是她在高中读书时所学到的文句,也就是说,作者写这些句子,本身也是含蓄地表达了她对早年在大陆学习生活的一种思念。”
  这个学生的发言让我内心一震:“是呀,我事先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有道理呀!”
  接着,又一个学生皱着眉头说:“这样说来,第五、六段是写思乡怀人那不用说了,就是第七、八、九三段写母子流泪的材料,也应该是发生在大陆的,因为琦君离开大陆时已经32岁了,她的小儿子应该是生在大陆吧?另外,她也写道自己年幼时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那不更是对母亲、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吗?还有,课文落款表明写作时间正是1988年两岸政策开放时期,这也是一个证明。”
  这个学生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大家都为他的细心琢磨叫好。
  精彩!真是精彩!如果不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不是让学生自主发言,课堂上会出现这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吗?
  在短短的沉默过后,一个女学生站起来说道:“我还是认为‘思乡怀人’的理解不合理,如果是那样的话,课文后三段写观音流泪和外国基督徒流泪的材料不就完全可以删去了吗?可见,课文并非简单地写‘思乡怀人’这个老生常谈的主题,而是有更高的立意的。”
  这个女生的话,让不少同学大点其头。
  “好,有道理!”我忍不住赞叹道,“她能够从全文结构的角度来思考,很好。”
  这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要求完整地看一看教参上的分析。
  这是个好提议。我马上通过投影仪让学生看了教参上那不长的三段分析。
  看了教参上的分析后,经过讨论,否定“思乡怀人”说的学生又找到了两条补充理由:
  一是教参上的分析严重脱离了课文。怎么能用琦君别处的话和她的词作《虞美人》的主旨来套在《泪珠与珍珠》上呢?
  二是教参上的分析本身不合逻辑。“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难道人要流泪,只能流思乡泪吗?教参上的分析说教味太浓了!
  课进行到此,我提议:“看来多数同学对‘思乡怀人’说持否定看法,如果不是‘思乡怀人’,大家能不能结合前面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篇课文的主旨的?”
  经过再次讨论后,学生们得出这样两种主要概括:
  一是直接引用课文首段“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作为主旨,理由是它是文眼句,是全文的纲要。
  二是自主概括为:人只有经过挫折、坎坷,心灵才能得到完善和升华,人只有学会感恩、关爱他人,才会变得崇高。
  紧张热烈的一堂课不觉就结束了。我大力肯定了同学们不迷信权威,敢于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然后,我也以学习群体中一员的身份表达了我的看法:不赞同“思乡怀人”的主旨说。最后我特别强调:“我的看法仅供同学们参考,即便是琦君当时写作的初衷真是‘思乡怀人’,但如果我们读出了超出琦君本意的主旨来,是不是也可以呢?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下课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手捧课本,还在继续着他们的讨论……
  通过这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当老师真正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时候,教学就是老师、教材、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智慧互相撞击的过程,也是老师的教学主导机智充分发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