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作者:张朝晖
一、饮酒
酒历来被称为传情的媒介,古代尤为突出。人们伤心时喝酒,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离别时喝酒,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柳永“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相聚时喝酒,杜甫《客至》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高兴时喝酒,“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酒,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宣泄着人们的情绪。
整篇《赤壁赋》,饮酒贯串始终。
第一段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面对如此美景,苏子陶然乐之,“举酒属客”,此时的酒是助兴酒。第二段面对月色、雾气、大江构筑的水天一色朦胧苍茫的意境,诗人沉醉其中,仿佛要脱离尘世,乘风而去。此时,主客“饮酒乐甚”,酒把诗人内心的情感很好地宣泄出来。第三段客叙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酒成了及时行乐的工具,是寂寞生活的慰藉。针对客的悲,苏子的一席话终将客说服,解除了他心头的苦恼烦闷,于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而文章就在主客释然、相与尽醉中结束。
可以说,整篇《赤壁赋》各处饮酒心境皆不同,酒传递着作者的悲喜之情,描画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酒点缀篇中,既是苏子宣泄感情的工具,又是苏子当时生活的写照,它或遣怀或助兴,别具情趣,耐人寻味。借助“酒”这一媒介,我们可以很好地体察作者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
二、诵诗
文中吟诗有两处:一处为开篇“举酒属客”时,“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处是客言悲时,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处所吟之诗,都与月相关联。既望夜,游赤壁,一轮月亮,皎洁明亮,脑海中浮现出写月的诗篇,随口吟诵,顺理成章。但作者吟诗只限于此吗?深入解读苏子所吟诗歌的内容,就会发现,作者是用诗来传情。
《诗经·月出》的“窈窕”章是这样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为:“月儿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体态苗条姗姗来,惹人相思我心焦。”(程俊英《诗经注释》)描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月下思念美人,情思婉转悠长。这真的是苏子一扫心中的愁闷在月下悠闲地吟诵缠绵的爱情诗吗?
如果理解了“美人”二字在古代的寓意,就不难理解苏子的情怀。在古代,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的是楚怀王。显然,苏子歌“窈窕”思慕“美人”,别有用意。结合苏子此时的处境,不难体会诗人是借诗歌表达自己的忧郁之情、政治苦闷之意。
第二段在“饮酒乐甚”之时,苏子放歌。苏子的情感更是随“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倾泻而出。这里的“美人”与《月出·窈窕》诗中的“佼人”意味相同。倚歌而和的洞箫,把歌声的悲凉渲染得淋漓尽致,洞箫的凄楚哀怨源自歌声的苍凉悲怆。苏子内心的苦闷、政治上的失意随着歌吟之声不可遏制地喷涌而出。诵诗、放歌中传递出的这种莫名的淡淡哀怨,正是迁谪中的苏轼怅惘苦闷、希望为国效力心情的写照。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它既与月相关,又与下文所吟的赤壁人物曹操相连,行文连贯自然。但细心解读,就会发现这不是一般的见月吟诗,而是别有一种情意在其中。原诗句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清代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曹操用乌鹊喻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借此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一边来。诗歌形象地表现了彷徨者的处境和心情。结合苏子当时的处境,显然他是借客之口,用曹操的诗句,悲叹自己无枝可依的生活。苏子内心的愁苦、政治上的失意再一次随着吟咏的诗句流淌出来。
整篇《赤壁赋》空灵美妙、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月下饮酒诵诗看似随意,却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正如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所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月下诵诗,看似潇洒儒雅,超脱乐观,其实是苏子借他人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怀。文章含而不露,浑然天成,不用心解读,难以体会苏子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