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新流行语“×替”

作者:张爱玲




  最近在报刊、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替”式词语,例如:
  (1)章子怡在《夜宴》中配有三个替身,其中包括一个光替、一个文替、一个武替。(《现代快报》2006年8月18日)
  (2)当脚替,替章子怡踩石子儿;当抽替,替章子怡挨巴掌。(《南都周刊》2006年7月28日)
  (3)我甘愿为艺术献身,给华仔当个“吻替”,帮他演出电影里的吻戏。(《信息时报》2006年9月9日)
  (4)前两天,那位“脚替”来找我,说是我们当中的“裸替”已经走红了,人家主动站出来承认自己是“裸替”,结果成了各家媒体的焦点。(新浪网2006年8月19日)
  (5)章子怡拍摄《夜宴》不仅有“裸替”,还有“饭替”,我就是她的“饭替”。(网易网2006年7月21日)
  (6)“文替”艾洁:1.66米的身高与章子怡也比较接近,就做起了章子怡的文戏替身,替章子怡拍全景戏或有背影的戏。(《扬子晚报》2006年7月12日)
  “×替”式新词语兴起于影视娱乐圈,它的出现反映了当前影视娱乐圈内一种新现象:替身演员职能的细化。随着当前影视文艺事业的发展,很多著名演员又有钱又有名气,他们在影视里不愿或不会演某些戏,于是花钱雇人帮他们完成,被雇佣的人就是“替身”。以前的替身演员主要是在特技或危险镜头中代替雇主演部分武打场面或惊险场面。现在,替身演员的职能多样化,仅用“替身”或“替身演员”来指代这类人已远远不够了,需要用相应的词语来指称,于是人们就用“×替”指代。如:代替影视明星在影视镜头中与他人睡觉的叫“睡替”;代替影视明星在影视镜头中与他人结婚的叫“婚替”;代替影视明星裸体入镜的叫“裸替”;代替影视明星在影视镜头中与他人接吻的叫“吻替”;代替影视明星在影视镜头中挨耳光的叫“抽替”;代替影视明星在影视镜头中吃饭的叫“饭替”。
  “×替”式新词语也是语言发展的需要,它是语言经济原则及类推机制在语用需要的促动下生成的。语言也要遵循经济原则,人们总是尽可能用简短的词语表达一定的内容。现代汉语中有“武打替身(演员)”的说法,这样说有些啰唆,于是人们提取它的中心义项造出了“武替”,在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下,“舞替”“睡替”“婚替”“裸替”“吻替”“饭替”等就出现了。
  “×替”式流行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替”构成的复合词有动词和名词两种形式,绝大多数为“替×”式,动词如“替班”“替补”“替代”等,名词如“替身”“替死鬼”“替罪羊”等。然而,现在用“×替”式指人,独特、醒目,令读者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