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语文课堂“多动症”探析
作者:韩向东
然而,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反思一下,在热热闹闹的“动”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动”的目的何在?“动”的效果如何?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动”的外表下更多地隐藏着肤浅与盲目,隐藏着被动与无奈,隐藏着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语文教学患上了“多动症”!
病症之一:以“动”代“静”,一动到底
阅读的本真状态是什么?是安详、是独立、是自由、是全身心的沉浸,而这种状态需要“静”的环境、心境来保障,学生的“动”应该建立在“静”的基础之上。目前,有些语文课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号下变成了喧闹的自由市场,变成了随意的谈话节目,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声像展播,变成了各显其能的综艺赛场。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中,采用了放录像、配乐、表演、采访、讨论、提问、唱歌、辩论等多种活动形式,整堂课学生一直笑着、说着、演着、看着、听着、唱着,各种感官齐头并进,学生“动”得兴致勃勃,老师“动”得手忙脚乱。但是,学生对文本精妙语言的品味哪里去了?对整部《红楼梦》作品的兴趣哪里去了?课堂失去了宁静祥和的阅读氛围,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本真状态,没有“静”的支撑,“动”变成了过眼云烟、空中楼阁。
病症之二:盲目乱“动”,为动而动
语文活动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它能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但是,“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应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目前,许多语文课为“活动”而活动,为“热闹”而活动,在一种浮躁轻率追逐时尚之风的影响下,本来极富个性化的语文课堂变成了“集体无意识”的舞台,变成了盲目的“乱说乱动”。语文课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缺少了感悟和品味。近几年,滥用表演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小说表演,戏剧表演,甚至诗歌、散文也表演,戏说文本、歪曲文本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表演虽然尊重了文本,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听过许多老师上《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多数采用了表演法,但由于学生与作品的时代距离和文化差异,再加上莎翁诗化的语言理解起来难度极大,学生很难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结果课堂充满了喧闹和搞笑。在哄笑声中,学生的心灵远离了文本,远离了精妙绝伦的语言,远离了真正的语文!这种盲目的活动在语文课中已成为众多教师争先恐后追捧的时尚。
病症之三:浅层参与,思考缺席
由于缺少学生个体的感悟和品味,离开了教师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引导,语文活动多在浅层次上滑行。例如,在讨论宝玉形象时,有些学生认为宝玉是“色鬼”,还有人认为宝玉是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浪荡子”。这些误读源于学生对《红楼梦》的无知,源于学生对课文缺少潜心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而教师对学生盲目的“尊重”,使这种肤浅的理解更为变本加厉。另外,课堂活动多追求表面的丰富多彩,缺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智力含量很低。一分钟讨论、抢答式提问、走马观花的多媒体展示、廉价的叫好与掌声在语文课中比比皆是。学生习惯了热闹与肤浅,习惯了浮华和躁动,也就慢慢丧失了自己的眼光和头脑,丧失了探索的欲望和思考的原动力。
病症之四:理性操作,无动于衷
情感参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特征,没有情感参与的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目前的语文课堂缺少的恰恰是这样的参与。课堂虽然动起来了,有些课堂也开始关注学生的思维,但却缺少学生“情感”的参与。学生获得了新鲜的感官刺激,对语文课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外在的兴趣、短时的兴趣,并不是对语言、对文本、对文学本身的喜爱和关注,这些外在的刺激在学生的心中一闪即逝,很难留下痕迹。学生的“情”未动、“心”未动,何谈内在兴趣与稳定兴趣的培养?
另外,教师对课文的理性化处理也使语文课远离了情感。如《再别康桥》一课,有的教师围绕着“意象”和“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提问和讨论,学生挖掘得颇有深度,但是,学生是否感受到了徐志摩寄托在字里行间的刻骨铭心的恋情?是否沉醉于诗歌纯美的意境?是否体验到了诗人面对康河时那种复杂的心境?是否由这一首诗引发了对徐志摩其他诗歌的阅读欲望?教师是否用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激情点燃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这种缺少情感参与的语文活动,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病症之五:学生霸权,教师失语
教师,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教育史中,曾经是一个多么神圣而至高无上的角色,而今却失去了头上的光环,变成了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参与者”。这种角色的转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是教育的重大进步。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矫枉过正,许多课堂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出现了学生独霸课堂、垄断话语权的现象,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人员”,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由自己说了算。于是出现了这种局面:当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偏差时,没有人及时引导;当讨论难以深入时,没有人予以点拨;当因知识欠缺而出现误读时,也没有人搭建合理有效的对话平台。于是,陶渊明辞官归田那由衷的欢愉在学生们眼中变成了“强作欢颜”;孔乙己被硬拉到“法庭”上,上演了“告状”的闹剧;“与人交往应不择手段”在课堂讨论中成为很多学生的共识……在教师频频点头、笑脸相迎、一味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苦涩和茫然,是新理念被误读后语文教学的混乱、异化和低效。
病症之六:两极分化,以少代多
在语文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到底有多大?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课堂中“活动”着的都是少数人,表演者、讨论者、问题的回答者、研究性学习的汇报者,至多只有那么十几个人,其他学生只是听众和陪客,只是课堂活动的背景。于是,积极的更积极,被动的更被动,“全员参与”“人人进步”几乎成为美丽的梦想。
“多动症”的症状多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
首先,是对学生主体参与内涵的片面理解。
主体参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行为参与,指学生注意力集中,有可观察的外部活动;第二层是认知参与,学生不仅有外在的行为参与,还有内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第三层是情感参与,指学生对教师、对教学是否感兴趣,是否被作品打动,是否获得了美感的熏陶和人性的滋养。在这三个层次中,思维参与、情感参与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却又是最易被忽视的。语文课“多动症”的主要病因就在于对主体参与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将它等同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参与,致使学生的主体参与丧失了有效性。
其次,对“活动”的误解。
新课程强调语文活动的开展,但“活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活动有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之分,各种语文活动本应是内外活动的有机结合。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过分关注显性的、可控制的外部活动,而忽视了具有内隐性质的、难以观察和调控的内部活动,这使得语文活动徒具其表,缺少了品味和思考的过程,丧失了语文所独有的人情味。
第三,对语文学科个性的忽视。
语文既不同于音、体、美等操作性强的学科,也不同于数、理、化等以理性见长的学科,语文是感性的、情感的、形象的、美感的。语文学习过程不但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也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我国古代十分重视语文学习的独特规律,强调“自悟”“内化”,重视“虚心涵泳”,即学生在阅读中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独立面对文本。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有效的语文学习不是靠“外显”的行为,而是靠“内隐”的活动来进行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感的形成、美感的渗透等更多的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感悟和品味中渗透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第四,学生主体地位的异化。
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从“学”的角度为学生定位;而从“教”的角度看,教师也同样是主体,他们在人生经验、知识水平、审美能力、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应只是参与者、组织者,还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引导者、点拨者,在学生理解肤浅时予以点化,视野狭窄时提供相关资料,知识欠缺、经验不足时铺路搭桥。教师应以一种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应顺着学生思维走向进行点化生成,而不是生硬地灌输,更不是牵着学生走入预设的圈套。
第五,社会风气的病态折射。
商品社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无孔不入,在语文教学中集中表现为“多动症”的频繁发作。人们追求表面的浮华与刺激,却失去了语文课的质朴与平和。在“求新、求变”口号的遮掩下充满了花哨的技法创新,忽略了语文的内涵,违背了语文的规律。有关部门本末倒置的课堂评估标准又加剧了教师的浮躁心态。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
语文课“多动症”何时了?还语文课堂以宁静与诗意,还语文教师以尊严与从容,还学生以独立自在的阅读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