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化繁为简 知微察幽
作者:商利民
《宝玉挨打》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模块四小说单元的课文。必修模块四要求学生在一定的阅读广度与深度的基础上,从“读、赏”过渡到“析”,进行研究性阅读。
必修模块四的小说单元,区别于模块三的微型小说单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而且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人物的心灵,体验丰富的情感,进一步使他们学会鉴赏,并尝试研究性阅读,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分析作品与研究问题的能力。
切入角度
《宝玉挨打》是学生在高中接触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节选,文中涉及的人物较多,小说背景较复杂,作者在表现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调动的手段很丰富。因此,教学本课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中找到小说的思路,并尝试建立中心人物的关系结构图,化繁为简;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进一步在事件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使学生将主观感受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掌握背景:初步感知
1.课前准备
(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与人物。
(2)阅读第二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推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不同“红学”评点,了解本文在《红楼梦》中的地位,整体把握本文的情节和人物。
(3)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有关《红楼梦》的情节、人物的小评论。
2.课堂呈现
(1)总结作者与作品的背景,如讲述“曹寅—曹雪芹”的家族史。
(2)画出作品中四大家庭的主要人物关系图。
(方法与目的:以小组为单位,至少写出一个姓氏的关系图。使他们在把握作品情节与分析人物性格时思路更清晰。)
二、化繁为简:故事情节的分析
1.“潜流暗滚”:宝玉挨打前有什么神情变化?贾政打宝玉前有什么神情变化?引发宝玉挨打的主要是哪些事件?
(方法与目的:学生分组讨论,以事件为中心画出情节发展结构图,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复杂的情节。)
2.“惊涛大作”:宝玉挨打余波荡漾,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
学生观点:宝玉挨打是高潮,导致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对于王夫人与贾母的表现可让学生找出例子加以简析,以体会宝玉挨打后的余波。
3.“余波涟漪”:宝玉被救后,众人有何表现?
学生观点:黛玉的默默含泪、宝钗的爱心药膏、凤姐的痛哭无泪、袓母的焦心。
(要求:联系第三十四回的具体内容,感受情节与人物性格。)
三、知微察幽:小说人物性格分析
1.建立以宝玉为中心的人物关系图:
(1)问题:本文有哪些人物与“宝玉挨打”有关,给他们分类。如果以理解宝玉性格为出发点,你选择的最好标准是什么?
学生观点一:善良与邪恶。
学生观点二:年长与年幼。
学生观点三:亲属与非亲属。
(2)学生互评观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不能用“善良与邪恶”来区别;故事情节与“年长、年幼”的联系较小,而与“亲属、非亲属”的关系较大。由此学生的观点最后是:
社交中(非亲属)与家庭中(亲属)宝玉人物关系图
2.以人物关系图为基点,进行性格分析
(1)社交中的宝玉(第一组人物关系)
①贾雨村是谁?宝玉会见他时是怎样的神情?为什么?
(“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他懒于和士大夫接谈。)
②金钏儿是谁?宝玉闻她自尽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心中早又五内摧伤”。毫无贵贱之分。)
③琪官是谁?他的社会地位如何?宝玉对索要琪官之事有何态度变化?为什么?
(“唬了一跳”,忙遮掩;“轰去魂魄”,道实情;曾与之红汗巾子。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结成倾心之交。)
社交中的宝玉:不愿走昏暗污浊的仕途经济道路,鄙弃封建礼教,追求平等、自由。
(2)家庭中的宝玉(第二组人物关系)
对比三位长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差异(出发点、方法):
①贾政爱得无情
②王夫人爱得无理
③贾母爱得发昏
家庭中的宝玉:遭毒打仍不思悔改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3.以性格分析为基点,深入理解作品主旨
对比宝玉与贾政的性格,谈谈宝玉挨打为什么是当然之事。
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宝玉厌恶读书,不与权贵结交,没有主仆贵贱之分,不符合贾政的封建正统思想,所以挨打。
宝玉挨打的实质:两种思想观念、两种人格类型的矛盾冲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尝试把学生从复杂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学会建立关系图示的分析方法。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在学生熟知作品的主要情节与人物后,引导学生以宝玉为中心建立人物关系结构图,全面把握情节发展,学习“感受—揣摩—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性格特点”的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宝玉善良、易动情与性情乖张叛逆的性格特点,最终理解宝玉挨打的实质。因此,以学生为出发点,化繁为简,选准教学切入点,知微察幽,是教学长篇小说(节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