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走进真正的文学鉴赏
作者:董承理
较之必修课教学,戴琼老师的教学设计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无疑是大大拓展了。她不是着眼于一篇作品一个视角,也不只从语文的角度,还从文学现象、文学史的角度,设计“系列”,引导学生从广阔的视野来认识作家作品,使学生获得较为立体的感受。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必修课中获得的文学知识变得丰满起来,对作家作品的感受更细致、更真切——总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将获得在必修课中很难得到的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必修课学习中形成的知识结构,融合写作教材的有关内容,设计“走近丰子恺的文学世界、走进丰子恺的精神世界”专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给父母谈谈自己长大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无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戴琼老师的这种思路,完全符合新课标设置选修课的宗旨。而且,从教学设计所列述的根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教学不仅有用,而且有趣,富有活力。作为同行,我不仅敬佩戴琼老师的探索精神,也为她获得探索成果感到高兴。
但是,细看教学设计,我第一个闪念所存的疑问还是没有消除,戴老师上的是散文鉴赏课吗?她设计的教学,能达到“走近丰子恺的文学世界、走进丰子恺的精神世界”这一目的吗?
第一部分“走近丰子恺的文学世界”的四个教学环节,其实都是对作品内容的一般理解;比较阅读《渐》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也只是对作品主题有所了解。至于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把他人所论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的认识”和“文章内容及风格”加以整理。这比起必修课,确实是扩展了,灵活了,学生在查找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在扩大视野之后再来理解作品,自有不同于往常的感受,教学“效果很好”,是完全可以想见的。但是,这一切,总觉得和文学欣赏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和新课标关于选修课散文鉴赏要达到“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的要求还差一截。主要原因是,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学生活动,都看不出和作品建立了审美关系。
教材中的文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审美的,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属于这一类;一是非审美的,所有的实用性文章都包括其中。对这两种不同的文本,理解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任何文学作品都含有“诗”的成分,因此,阅读文学作品,应当建立审美的投射机制,即让作品内容成为审美对象,把它看成诗,以诗的眼光、诗的情怀去感受,从而展开审美想象,获得审美认识,作出审美评价;阅读实用性文章应当建立物理的投射机制,以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用实在的方式来理解。
《渐》和《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是散文,尽管一议论一叙事,但都充满浓郁的诗意。《渐》所承载的并非像戴琼老师所说的“呼吁‘大人格’和明达的人生态度,希望建成一个谦让、平和、明净的社会”这一主题,而是表现了作者“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中”的理想人格;《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所表现的也不是戴老师所总结的“可悲,担忧,女儿不堪世间‘冷酷’”,而是描绘了一种人性美。戴老师之所以那样解读这两篇散文,是因为以功利、实用的眼光来看待作品,而扭曲了作品的审美性质。散文是一个复杂的文学作品门类,往往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具,但这两篇作品的审美性质是很明显的,我们应当按照作品的实际去解读,而不能把两种解读方式混淆起来。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人,不仅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精神,还需要追求理想世界的审美精神,这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两条腿。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中有两个系列是文学作品鉴赏,就是为了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使学生有机会充分感受、认识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美。这样,以文学鉴赏为内容的选修课,侧重鉴赏,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戴老师教学内容所缺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真正鉴赏。在第一部分“走近丰子恺的文学世界”里,戴老师要求学生了解阿宝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的形态,成人的世界又是何种形态,文中传递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哪种情感是最主要的,等等,都只是停留在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阶段,根本没有进入审美状态。《送阿宝出黄金时代》是文学味非常浓的叙事散文,绝不亚于精品小说。但是,在戴老师的教学设计里,只有干巴巴的几个形容词,而没有留给学生和作品建立审美关系的机会。所以,戴老师带学生走近的是丰子恺的文章世界,还不是文学世界。第二部分“走进丰子恺的精神世界”,学生所接触的也只是作为现实人的丰子恺的精神世界,而没有接触到作为艺术家的丰子恺的审美世界——只“进”了一半。
文学鉴赏课缺少真正的审美,似乎说不过去。但这也难怪戴老师,因为在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印象中,文学欣赏和阅读理解其实是一回事,解读小说从来都是从记叙文的角度进行的。而且,在我们的语文知识系统中,文学鉴赏的知识差不多还是个空白。老实说,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文学鉴赏的选修课,也无非是多读几篇文学作品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鉴赏类选修课该怎么上,是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