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问题:思维的把手

作者:乔桂英




  提出问题和围绕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量时间,但是由于不少问题的质量不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带来浪费时间、学生缺乏兴趣等种种弊端。
  问题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高质量的问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解决的结果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如杜威所说:“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那么,如何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呢?
  
  1.调动积累,熟中求新
  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月亮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代表什么?”然后以问题为纽带,以网络为平台,让学生熟悉描写月亮的诗文及古代相关文化知识。教师通过这一问题扩大了学生的思考范围,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
  “月亮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代表什么”这个问题思考的直接材料包括了中国古代描写月亮的所有诗文,这些诗文可以帮助解释问题,但却又不能提供答案,要想得到答案,必须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视角来思考材料。因此,这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2.小处着眼,深入挖掘
  特级教师李镇西执教《孔乙己》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整堂课抓住“大约”和“的确”两个词,展开探究。李老师首先抓住“的确”一词,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孔乙己“的确”死了的证据。通过孔乙己的外貌、神态、言行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学生看到了孔乙己的病态人格:困窘落魄却自命清高,受人欺凌却死要面子,身材高大却不事劳作,没有生存能力。这样的人在断腿之后,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说,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样批判的矛头自然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然后抓住“大约”两个字,在文中寻找孔乙己“大约”死了的证据。通过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只是人们眼中的笑料,“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没有人会去关心、验证他的死活,因此,孔乙己只能“大约”是死了,这样就让学生看到了社会的冷漠,看到了孔乙己的悲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只是课文中的两个词——“大约”和“的确”,可以说问题很小,但这两个词是矛盾的,两个矛盾的词并在一起使用,给人一种新鲜感,足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这两个词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立足点,这一立足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带动了对课文的全面阅读,引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这是一种能从表层思考引入深层思考的问题,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多层设问,类比对比
  执教《鸿门宴》一文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鸿门宴对刘邦和项羽双方各有什么影响?请从刘邦、张良、樊哙、项羽、范增、项庄几个人中选择一个角度,以人物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上问题包含了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刘邦一方和项羽一方由于大的立场不同,构成两个大的对立阵营;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项庄形成了统帅、谋士、武士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两个人又构成了一种对比;而每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本身又都是独立的。如图所示: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地使用比较的思维方法。首先,在同一阵营内三个层次之间同中求异(类比):刘邦侥幸逃脱,当力求发奋;张良精心谋划,沉着地化危机为转机;樊哙在刀光剑影中显示了自己的勇敢与忠心,想到的恐怕只是脱离险境这一层。其次,不同阵营同一层次的三组对象之间是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对比)的综合运用:同为高级谋士,张良筹划成功,范增痛失良机,但对未来的局势,二人都有了预感;同为统帅,刘邦和项羽都不能完全看透这一事件的意义,但刘邦能吸取教训,洞悉人心,委曲求全,败中求胜,项羽却始终自视高大,不以为然。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不但使学生看到了刘项双方未来形势逆转的深刻原因,而且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非常关键,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向新、广、深三个方面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李镇西著《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3〕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