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播撒经典的种子

作者:张伟忠




  在历年的听课中,我发现一个现象:效果好、印象深的课往往是对经典课文的教学。不论是名师的课,还是普通教师的课,也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基本没有例外。只有经典的课文才能成就经典的课堂。
  可反观现行几套初中课标实验教材,在选文的经典性方面,显然还有欠缺。表现在:一、大家都认可的经典,基本还局限在历史上人教版教材选文的苑囿中,新经典不多;二、有些选文刻意求新,强调时代性和生活性,但经典性不够;三、有些选文,虽然作者是名家,但却并非名作;四、受单元人文主题的制约,一些在主题上不好归类的经典被舍弃,而一些符合主题的并非经典的文章得以滥竽充数。这应该引起教材编写者们的重视。
  当然,并非所有经典都适合选入教材,但选入教材的必须是经典。所谓经典,应该是那些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的文本。经典是精神的种子,它具有生长性和超越性。经典还是文化选择的果实,是历史积淀的结晶。经典蕴涵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它是常读常新,越读越深的。
  经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另一种是尚待确定的。已有定评的经典里面,有共时性的,也有历时性的;有官方认定的,也有民间流传的。对这类文本,可以进行选择,确定其数量和比例。原先大纲中称作“基本篇目”,现在课标称为“推荐篇目”。这些篇目,是根据一定时代的教育目的和文学观念对既往经典的体制性认定。笔者认为,它们并非可有可无的。这类文本一般是经过集体无意识渗透和意识形态过滤的经典,是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反映社会主流话语的文本形态。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经典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思想资源和话语方式,更进一步说,它们还能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化人格以及统一的民族国家观念。对这类文章,以基本篇目或推荐篇目的形式确定下来,是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文不能仅仅是一个例子。例子是可以随便替换的,经典应该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土壤,舍此学生难以茁壮成长。
  第二类经典是已经产生影响,但还有待于时间检验的。这里面包括大作家的未引起广泛注意的作品,更多的是当代作家的作品。从这类选文中可以窥见教材编者的胆识和创新能力。语文教材除了选择经典,还要塑造经典。经典的形成和认定,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干预的复杂过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语文教材在这一点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课标教材选入的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莫怀戚的《散步》、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萧红的《祖父、后园和我》、王鼎钧的《那树》、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文章,就属于这类。
  经典的种子必需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才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而这种土壤和气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来开垦和经营。但现实情况是,在经典课文面前,一些教师表现得“小”和“浅”,或浅尝辄止,或避重就轻,或盲从流俗。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的掩盖下,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中,一种和肢解课文有着同样危害的浅薄虚浮的教学风气正在蔓延。一些教师热衷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经典课文的研究,或者还局限于用传统的方式解读课文,使自己缺乏底气,课堂缺乏大气,学生缺乏生气。
  应该说,随着社会大气候的改善,对经典的阐释和教学会越来越人文化,会更贴近文本、尊重个性。新课标提倡多元的、个性化的、探究式的阅读,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经典指明了方向,但其前提是教师要先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个性化地设计教学。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海燕》,在深入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与作品对话:诵读文章,感悟形象,体会情感;二、与作者对话: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三、与生活对话: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然后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展开与文本、作者和生活的对话。“在读中悟”要求学生以“从文中,我感悟到这是的海燕”句式对文中的海燕形象进行个性化、多角度解读,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在悟中读”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诉诸美妙的声音,以朗读的方式来表情达意,教师则在这个环节加强朗读指导。这节课教师遵循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同时根据课文特点,重视诵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朗读特长,并通过指导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了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教学经典篇目,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尊重学生。坚定“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关系以学习为主体,教师和教学为学生和学习服务,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浮华落尽见真淳。
  二、尊重文本。要以历史的、美学的原则对待文本和作者,一切感受、理解和升华都必须源于文本,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不能主题先行灌输说教,也不能一问一答随流飘荡。
  三、尊重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对课文有自己的感受、心得,然后才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对课堂上学生的多元解读作出中肯的评价。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有多种读解的角度,有多重阐释的空间。它在时间上可能离我们很远,但在精神上离我们很近,同时又很高,因为它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在当前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影视时代、网络时代,更需要强调经典阅读,更需要强化经典教学,把经典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把根留住,才能扎得深、站得稳、长得高。这样做,无论是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新,对多元文化的借鉴、整合,对文化人格的建构、优化,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