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齐人为何有一妻一妾
作者:李兴茂
第二,有人会问,这个“齐人”穷得讨饭,怎么还有“一妻一妾”?我以为,“妾”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为了主题突出和情节安排的需要。比如妻发现了疑点,便对妾倾诉自己的心事;盯梢回来,把所“瞷”的结果又告诉了妾;妻妾二人互讪互泣,显然比一个女人的自怨自艾效果更突出。没有“妾”,“妻”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较大限制,故事的讽刺力量也会大大削弱。比如只说“骄其妻”,就远不如说“骄其妻妾”显得传神尽态。
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这段内容。以下是讨论片段:
生1:我觉得,这段文字说“‘妾’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为了主题突出和情节安排的需要”是正确的,其后的具体论述也是有力的。
生2:我认为,吴先生后文的论述固然不错,但却与这段开头的问题不相符。也就是说,他后文所论述的,与前文所问的,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问题。
师: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些?
生2:本段的原始问题是:这个“齐人”穷得讨饭,怎么还有“一妻一妾”?言下之意是:这个故事不合生活逻辑,缺乏真实性。因为一个穷得讨饭的人,有一“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又哪有能力纳“妾”?可下面的论述却置这个问题于不顾,而大谈有了“妾”后有利于突出主题和安排情节。前面说的是故事的合理性问题,后面谈的是写作技法问题。
师:你分析得很好。你所指出的错误实际上是典型的逻辑错误:转换论题。它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是在原来的意义上使用某个判断,而是用另外的判断代替;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时,中途改变讨论的对象或论述的中心,导致论证的无效。吴先生的错误属于后一种情况。他所论的“‘妾’这个人物的出现是为了主题突出和情节安排的需要”,虽然中肯且有意义,但并不能回答他在段首提出的“有人会问,这个‘齐人’穷得讨饭,怎么还有‘一妻一妾’”这个问题,论证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师:既然这样,我们能否试着替吴先生回答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齐人有“一妻一妾”有没有合理性?
生3:我认为没有合理性。古代虽然有纳妾制,但那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享有的,普通老百姓讨上一个老婆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在墓地里讨祭品吃的穷人。
生4:我觉得齐人家里未必很穷,他只是为了在妻妾面前夸耀自己,才去讨祭品吃的。
生5:哪有不穷的人通过乞讨来满足虚荣心的?乞讨毕竟是很伤自尊的事。只有那些既穷困又懒惰、虚伪、不知羞耻的人,才可能那样做。
师:那你认为他一定是穷人了?
生5:我认为他一定是穷人。如果他是富人的话,就没有必要在妻妾面前炫耀吃得好,因为他本来就可以吃得好嘛。而且他的妻子暗地跟踪他时发现“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也说明他是一个身份非常卑微的人。就连阿Q也有王胡、小D等人打一打招呼呀!(众笑)
师:那他如何能纳妾呢?
生5:这个我也难以解释。
生6:能不能这样设想:这个齐人的家里原先较富有,他的父母给他娶了妻、纳了妾,但他自己不成器,交上酒肉朋友,胡吃海喝,将家业挥霍殆尽,朋友也渐渐远离了他。但他又懒又馋的习性未改,想在妻妾面前撑面子,于是做起了讨祭品吃的“独门生意”,也亏他做得出!(众笑,鼓掌)
生7:那妻妾不会离他而去吗?
生6:这谈何容易!一是古代对妇女的束缚很严,即使丈夫死了,也未必能够改嫁,何况齐人还“健在”?这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众笑)二是妻妾膝下一般都有孩子,如何舍得离开?也许正是因为妻妾在努力支撑着,这个家才勉强维持下来,而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丈夫却自欺欺人地做着那样猥琐的事,实在可悲、可笑,而且可恨、可耻!(掌声)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既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吴先生这段话,又能紧扣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历史地、发展地分析“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合理性,解开了课文的一个疑点,进而揭示了齐人的虚伪卑下和厚颜无耻,较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主旨。孟子是人格修养极高的人,他的文品体现着他的人品。他无情地嘲讽那些追逐富贵、功名的卑琐伪善之徒,正是因为他有高尚的人格追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光耀千古的名言,是孟子伟岸人格的写照,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永远的精神财富!
我觉得这一教学片段是比较成功的。一是适当将名家的论述引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挑战权威的过程中尝到了求异思维的甜果;二是这个问题本身具有较高的讨论价值,它既是课文的一个疑点,又与课文的情节内容和寓意有着直接联系,学生在讨论中能不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三是这个问题的讨论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造性很有好处,学生在“破”与“立”的思维活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