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一个美国语文探究学习案例
作者:郑玉财
3.交往。当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体验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当走进社区,与一些参加过越战和其他战争的退伍老兵座谈的时候,学生经历了人与群的交往互动;当邀请一位学生家长介绍地图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的作用的时候,学生亲历了人与组织的互动;当全班到部队参观的时候,学生参与了教学组织与社会组织的交往活动。在多种交往并存及相互作用所构建的交往场中,学生分别扮演了发言者、受言者和在场者的交往角色。在角色转换之中,学生从言语主体、言语客体和言语环境三种不同的视角体认交往活动,学会用变化的、多维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经历了为表达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感受而遣词造句的复杂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为一种外在的表达、交往技能,又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意识结构的反映。对个体语言获得来说,在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交往的过程中生成语文能力,不仅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实现”的过程。在多元、平等、开放、自由的交往活动中,随着语言交往、信息交流、精神交往的深入,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动就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师生就逐渐从自我原有的独善性的思维、封闭式的情感、单面性的人格中摆脱出来,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突破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思维结构,超越原有的人格层次,进而使自己的生命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正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个体确立并认证了既与他人紧密联系又区别于他人的关系网中的自己,与正当的人际关系世界建立起和谐的联系,使自己的交往行为合理化。
综上所述,探究学习中对问题的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命意识的丰富与流动,通过体验丰富多样的情境积累具有个性的自我经验,通过优化物我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在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和谐的人我关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