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桃花源记》中的“高尚士”

作者:谢政伟




  《桃花源记》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其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中的“高尚士”,教材历来都没有注释,许多人都是将其理解为“品德高尚的人”,与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01年)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释之为“志向高洁的隐士”,有的教辅书还将其解释为“清高的读书人”。该文被选入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现今一些《古文观止》的译注本多对此“高尚士”作了译注,但仍然是众说纷纭。如钱伯城《古文观止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释之为“高尚的隐士”,李梦生、史良昭等编《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解释为“不入俗流的读书人”,傅德岷、赖云琪主编《古文观止鉴赏》(崇文书局2005年版)则将其理解为“品格高雅的名士”。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解释?“高尚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看来很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其中“高尚”的意义。
  查阅一些大中型语文工具书,发现各自“高尚”条下多举《桃花源记》中此句作为例证。如《辞海》释之为“清高;崇高”,《辞源》释之为“不卑屈”,《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释之为“清高,崇高。指人的道德品质”。其实这些工具书所释的也就是“高尚”的常见义,与上述各注家的观点大同小异,仍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高尚”一词在古代还有别的意义吗?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曾提出:“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这种观点颇有见地,也极具实用价值,对我们理解“高尚”一词的意义同样具有启发性。为此我们专门对有关典籍作了初步调查,发现在一些记载隐逸人士的中古文献中屡见“高尚”一词,例如:
  (1)云谯周有孙,高尚不出。(王羲之《杂帖》)
  (2)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并为造立居宇。(《世说新语·栖逸》)
  (3)翟法赐,寻阳柴桑人也。曾祖汤,汤子庄,庄子矫,并高尚不仕,逃避征辟。(《宋书·隐逸列传》)
  (4)郭希林,武昌人也。曾祖翻,晋世高尚不仕。希林少守家业,征召一无所就,卒。子蒙亦隐居不仕。(《南史·隐逸列传》)
  (5)刘凝之字隐安,小名长生,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同上)
  (6)弟子元寿,亦有德操,高尚不仕,举秀才及州辟召,并称疾不就。(《晋书·隐逸列传》)
  以上各例中“高尚”若按其常见义理解虽勉强可通,却不够准确。我们依据郭先生所提示的方法,结合以上各例所在的具体语境细加揣摩,最后归纳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这些“高尚”实际上等同于“隐居”“隐逸”,其中例(2)中“高尚”“隐退”属同义连用,例(4)中“高尚”“隐居”为互文同义,“高尚”之“隐居”“隐逸”义尤为显豁。
  其实“高尚”一词自东晋以来多有这样的用法,这可以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找到答案。众所周知,东晋以来,社会黑暗,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致使民不聊生,仕途也因此变得极为险恶,加之此期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士阶层中许多人纷纷选择自然、企慕隐逸以求避世脱俗。这些隐士本身具备为官作吏的条件,但他们却蔑视仕途弃官不仕或中途退出官场,继而选择归隐生活(陶渊明就是先仕后隐),所以时人对这种行为备加钦羡推崇,进而美称这些“隐逸不仕”之举为“高尚”。
  《桃花源记》中“高尚士”显然指的就是“隐逸之士”,亦即“隐士”。
  “高尚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简称为“高士”,例如:
  (7)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后汉书·逸民列传》)
  (8)陈郡袁淑集古来无名高士,以为《真隐传》,格以斯谈,去真远也。(《宋书·隐逸列传》)
  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刘子骥其人,他的隐逸事迹在一些中古文献中有所记载。例如《世说新语·栖逸》:“南阳刘之(刘驎子骥,名驎之——笔者注),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刘孝标注引邓粲说他“少尚质素,虚退寡欲,好游山泽间,志存遁逸”。《晋书·隐逸列传》也记载说:“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可见他的确是一个不愿出仕、不事王侯的隐士。正因为他“好游山泽间,志存遁逸”,所以一听说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欣然规往”自在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及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版)在释《世说新语》中有关用例时都已指出汉魏文献中所谓“高士”“高尚士”多指不愿出仕之人。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更是将陶文中的“高尚士”直接注释为“隐士”。
  可见《桃花源记》中“高尚士”理解为“隐士”较为妥帖。为避免不必要的猜疑与误解,语文教材显然应注明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