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中的“负”

作者:刘忠华




  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有“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一句。其中“负不羁之才”的“负”,一般解释为“恃”或“抱”“怀有”。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这种释义不妥。结合语境,我们认为“少负不羁之才”的“负”是缺失、亏欠或缺少之义。
  “不羁之才”的“羁”,本义指马龙头,用如动词,表羁绊、约束之义。“不羁”,指才质高远不可羁系。“不羁之才”即高远而不可约束的才能。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成语词典》“不羁之才”条解释说:“羁:马龙头,比喻束缚。不受束缚的非凡人才。”可见“不羁之才”是针对个人才质而言的,用于某人,是一种褒扬和赞誉。“不羁之才”是封建时代士人学子成就功名、获得“乡曲之誉”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之一,拥有“不羁之才”和“乡曲之誉”,是人所希冀的。结合语境尤其是联系前后文,我们认为“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一句显然不在于说明“仆”恃“才”而无“誉”,而是说“仆”从小到大是“才”“誉”全无。将“负”解释为“恃”或“抱”“怀有”,则打破了句子内部“负不羁之才”与“无乡曲之誉”的呼应与互补关系,使语义对立,会导致“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与前后文扞格失调。
  《报任安书》一文重在申说自己不幸的遭遇和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处境。由于奇耻之辱、悲愤之情、无奈之心交织在一起,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谦卑之辞,通篇未见赞誉或褒扬自己之处,“少负不羁之才”也不能例外。释“负”为“恃”,有悖作者的表达意图,与全文的基调不协。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一句中,“少负不羁之才”与“长无乡曲之誉”并列对举,构成联合结构作谓语。其中“少”与“长”相对,“负”与“无”、“不羁之才”与“乡曲之誉”相应,共同说明“仆”即作者的一生,既缺少横溢的才华,又没有乡里的赞誉。这句话连同后面紧接的一句“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技,出入周卫之中”,既是对前文“赖先人余业”才得以“待罪辇毂下”的补充说明,又是作者想发奋图强、力建“积日累劳”之功,取长补短、得君主赏识、取宗族交游光宠的原因。“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这正是作者发奋图强,补“负不羁之才”“无乡曲之誉”之短,以实现理想的情感流露和行动写照。“负”和“无”是变文修辞手法,两个词在句中所表示的意思相同。“负”应释为缺失、亏欠或缺少。
  “负”有“欠”义。“负”,《说文解字》:“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其中“受贷不偿”即如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所言“受人施予却不回报”。引申为“欠”,即“欠缺”“缺少”之义。《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借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算,增其秩禄。”李贤注:“负,欠也。”又如《晋书·袁耽传》:“桓温少时,游于博徒,资产俱尽,尚有负。”宋陆游《杂兴》:“纵令酒负寻常债,也胜人求本分官。”句中“负”都是“欠”义。
  根据上下文语境,“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中“负”和“无”前后呼应,释“负”为“缺少”,符合词语对应和变文取义的原则,文意前后贯通。
  岳鹿书社1988年版《古文观止》将该句译为“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卓越不羁的才能,成年后也没有乡里的称誉。”用“没有”来对译“负”,也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