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莫把文学当生活

作者:刘诗先




  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神的一滴》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作者既然那么厌恶村民们到瓦尔登湖取水洗碗洗碟子,又那么憎恨人们砍伐湖边的树木,也反感爱尔兰人在湖边修建简陋的小木屋。那为什么他自己却在湖边造房子住了两年多呢?难道他就不砍那里的树木当柴火?难道他就不用湖里的水来洗碗洗碟子?这不是对人马列对己自由吗?他能去,别人为什么就不能去?”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感到了问题的分量,却一时语塞,大脑里飞快地思考着对策。我不能胡诌乱谈——说作者是自相矛盾,也不能找借口逃避——说这个问题不必去探究,更不能缴械投降——说自己不知道。何况,我的潜意识里强烈地感到了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绝好的教学资源,不能放弃!于是,我使用了教师常用的处理技巧——把“球”踢给学生。
  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先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然后畅所欲言。”“球”一踢出去,就有学生接着。
  生1:我认为作者住的地方可能离瓦尔登湖有些距离,他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会对瓦尔登湖的环境产生太大影响。
  生2:我认为作者批评的是人类大规模的群体活动,比如爱尔兰人的木屋,将来就可能发展成为村庄,危害较大。至于他个人的活动,不会产生什么大危害。当然,也就不在批评之列。
  生3:我认为,作者批评别人对瓦尔登湖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批判的范围之内了。
  生4:那不是抽自己耳光吗?(学生笑)
  生5:我觉得作者批评了别人的行为,他自己就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就会更加爱护瓦尔登湖,平时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尽量不去破坏瓦尔登湖。
  ……
  我发现绝大多数发言都是就事论事,缺乏说服力,只有第三位同学的较有价值。因此,我说:
  “大家的思维都很活跃,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但是有很多主观假想的成分,不足为据。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换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刚才有同学说,作者在批评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当作了批评的对象,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绝不是‘抽自己耳光’这么简单。”
  我继续启发学生:“《神的一滴》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
  生:散文。
  师:对。那么散文应该属于——
  生:文学作品。
  师:既然是文学作品,能不能把它等同于通讯、报告文学等体裁的作品呢?
  生:不行。
  师:文学作品和实用文体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实用文体不可以。
  师:既然可以虚构,能不能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完完全全还原成真实的生活呢?
  生:不能。
  师:是的。大家在初中学过《社戏》《孔乙己》吧,其中的“我”能不能看作鲁迅本人呢?
  生:不能。“我”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文学形象。
  ……
  我最后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不能把文学作品还原成生活,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不完全是一回事!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是生活的本真,《瓦尔登湖》一书是根据生活本真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他在《神的一滴》中批评人们对瓦尔登湖的环境造成破坏,表达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代表了人类的一种崇高愿望和追求,这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也是作家的社会责任。至于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其间是否对瓦尔登湖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到底会造成多大破坏,那是另一回事。我们不能把文学作品里的艺术描写和生活中的本真硬扯到一块。”
  学生解读课文,经常会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扯在一块。例如,有学生从《背影》中读出了“父亲”穿过铁道违反了交通规则的问题,教师视之为创新阅读,对学生褒奖有加,对课文和“父亲”的行为提出严肃批评。那个时代也许确实没有“严禁横穿铁路”之类的交通规则,所以作者不经意之中就写出来了。但是,就算是当时有这种交通规则,作者仍然可以这样去虚构,这样去描写,这样去刻画人物形象。作者所表现的不是“父亲”懂不懂交通规则的问题,他要表现的是父爱,学生只要能这样去理解作品就行了。至于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有什么不良的社会影响,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如何教育学生们遵守交通规则等问题,这些都是另外一回事。
  把文学作品还原成生活的本真,这是学生解读文本时容易犯的一种错误,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偏轨现象。要科学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正确把握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联系与区别,不要把文学和生活混为一谈;这样去指导学生解读文本,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