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教科书”新用

作者:刘 颖




  在语言狂欢的季节,如果您不热衷于网络等新锐媒体的话,很可能会对生活用语里新冒出来的一些词感到不知所云,“教科书”便是其中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教科书”只有一个解释,即“名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但是近年来,“教科书”不仅指学习所用的教材,而且在更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意义。例如:
  (1)《欧美媒体盛赞彭勃:教科书般表现 惊世一跳震全场》(《今日扬州》2004年8月25日)
  (2)《德媒体盛赞邵佳一精确传中配合如教科书》(ESPNSTAR中文网2006年9月17日)
  (3)《皇马沉默羔羊忽变锋线野兽教科书似进球宣告天才回魂》(《半岛都市报》2005年10月30日)
  教科书作为一个不能独立活动的实物,是如何“表现”“配合”的呢?“教科书似进球”是怎样的进球呢?很显然,例句中的“教科书”已经不再是它的词典义,而是另有寓意。
  在2004年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彭勃完美的“惊世一跳”,赢得欧美媒体的广泛赞誉;邵佳一通过两次精彩的助攻,诠释了绿茵场上“完美”的含义;罗比尼奥一个经典的进球扭转了整个球赛的战局,也奠定了他足球天才的地位……根据这些语用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完美的一跳、精彩的助攻、经典的进球与教科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经典的、完美的、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的,乃至可以作为典范的行为或事物。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娱乐性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关于竞技体育的报道,人们总是以激动亢奋的状态去观赏的,所以在体育报道中摒弃陈词滥调,使用生动诙谐、形象鲜活的词语,就适应了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较之于“典型、完美”等词语,“教科书”自然就成为首选。
  由于某种特定的表达需要,人们会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要素特点进行提取。除了典范性,教科书还具有专业性和单一性,因此,人们在某些语用条件下会选择“教科书”这个词中“呆板、循规蹈矩”等语义特征,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
  (4)把原来的教科书式的内容活化,变成一种适合口头表达的、具有民间风味的文化,其实包含着很大的工作量。黄先荣把长征看成是中国的一座“精神高峰”,一项“文化遗产”,他决定要下大工夫把这个“活化”的文章做好。(《中国艺术报》2006年8月25日)
  (5)作为一部创业指南性的著作,盖伊没有囿于理论的束缚,而是紧密结合自己20多年的创业实践,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娓娓道来,让他笔下的每一个鲜活的字都有助于你新事业的开创,从而摆脱了国内创业书籍教科书式说教的窠臼。(www.fubaba.com 2006年10月9日)
  (6)在当下的中国,法学教科书正在为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失败承受骂名,人们甚至把那种僵化的泛泛而论、空洞无物的研究方式斥之为“教科书式思维”。(正来学堂网2006年6月8日)
  “教科书”这两个新义在意义上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它们的发生机制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事物间的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客观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总是涉及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投射。就“教科书”的隐喻来说,是从实物域向社会生活域投射,如下面几种情形:
  1.“教科书”投射到人体域
  (7)《姚明:希望我是本好教科书》(《长江商报》2006年9月28日)
  2.“教科书”投射到地质域
  (8)《地质教科书龙潭峡,美丽》(《河北日报》2006年9月22日)
  3.“教科书”投射到文化域
  (9)《长征精神赞:一本人生教科书》(人民网2006年8月9日)
  选择“教科书”而不是“书籍”等其他同类词语,主要源于隐喻的投射是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此处的“教科书”突出了乏味和典范两个不同方面,隐含了强烈的贬义和褒义,使用这个词能够明确地表明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具有主观倾向性。新闻报道很多时候是要考虑受众兴趣和需求的,多数受众喜欢表达对事物的褒贬评价,而不仅仅是对事物进行描述。“书籍”一词泛指一般图书,既无法传递感情色彩也无法体现这些事物蕴涵的特征。
  总的来说,“教科书”使用范围扩大之后,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