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境”泛化透析

作者:张 颖




  我们不妨先引用两位网友的话:“‘语境’一直是令我费解的一个名词……”(博客网2006年4月25日)“这些年,‘语境’这个词流行起来,我也经常用,因为用这个词显得很学术,很人文,很专家。”(小说阅读网2006年11月8日)
  “语境”,顾名思义,是语言使用的环境。《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它分为两类:“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断和一定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言语片断之外的语言的社会环境。”在“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适用。例如‘深’在‘河水很深’和‘友谊很深’中意义不同”中,“语境”指内部语境;在“在鉴赏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从语境入手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语境,让他们感受到文学殿堂的辉煌”中,“语境”涵盖了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个方面。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语境”一般出现在较专业化的文本中,但近年来它却频现于一般书面媒体,而且含义也有了变化。如:
  (1)“粉丝”及其他这些“新兴音译”都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产生出来的游戏之作……(《语文建设》2006年第6期)
  (2)这是一个大众文化绝对强势的时代,而窥探各种秘密、机密,乃至隐私,是大众文化经久不衰的口味。正是在这一宏大的语境中,老词“私房”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备受青睐。(《咬文嚼字》2006年第12期)
  (3)“失控”,在中国的语境空间里,李金华使用如此词汇,问题该是严重到了何种程度。(《中国青年报》2007年1月25日)
  这三个例子中的“语境”虽指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语境”不同:传统的“语境”更多的是在对语言及文本等进行分析时使用,而这三例“语境”则旨在为叙述提供某种语言背景。
  这三例中的“语境”虽有了变化,毕竟还没有脱离语言使用,而下面例子中的“语境”就与传统“语境”大相径庭了:
  (4)最近一两年,深圳出现了一些试图探索城市语境的住宅作品,符合这个城市滨海、年轻、多元、开放的气质,用一种新的技术语言在房地产开发上去阐释自己的理念,表达对城市的理解。(新浪网2005年9月23日)
  (5)借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的历史语境,国人根据金融、汽车、农业等消费方面切身的利益感觉,对本国市场对世界的开放程度和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呼唤出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野和民族发展的新诉求。(《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26日)
  (6)和谐社会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新浪网2006年11月25日)
  (7)父权语境下的文化解读——电影《青红》(西祠胡同网2005年6月30日)
  例(4)至(7)中的“语境”和具体语言的使用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可以用“环境”“背景”“氛围”“条件”等字眼来替换,但替换后就没有了“语境”所具有的“学术的”“人文的”“专家的”味道。
  可以说,“语境”作为一个术语,在一般语言生活中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泛化,那么,它泛化的动因又是什么呢?
  不妨从例(4)中“城市语境”的认知过程看一看:语言有自己内在的体系—城市建设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城市建设体系—即通过城市建筑(语言)来体现城市特色—深圳的特色是滨海、年轻、多元、开放—这也就是深圳的城市语境。可见,这里的“语境”可以抽象概括为“一事物赖以存在的某种社会文化环境,或社会文化形态”。这一新义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各例,具有较强的概括性。
  “语境”词义的引申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其本质是语义的隐喻式映现。具体讲,“语境”词义的这种引申就是从下位域(语言)投射到上位域(任何事物)。因为任何事物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种形式,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一种语言必然深深植根于该民族文化之中,反过来,社会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语言中来。这种影响和渗透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政治经济、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法规、习俗礼仪等都可以在语言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王德春等先生认为:“言语环境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环境的变体,是社会环境在语言使用上的反映。”〔1〕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使用的环境也是一切事物赖以存在的环境。可见,隐喻是“语境”语义泛化的内在动因。
  另外,英语“context”一词的语义辐射也可能是“语境”语义泛化的原因。汉语“语境”对应英语的“context”,而“context”有“上下文;文章的前后关系”和“事情等的关节、范围、场合、处境、条件;来龙去脉”两个义项。英语是一种强势语言,“语境”的引申义也可能是“context”语义辐射的结果。
  再次,学术研究的深入应是“语境”语义泛化的外在动因。我们知道,术语是各个学科和技术部门表示专业内的科学概念的。大多数术语使用范围相当狭窄,只为该专业部门的人员所理解和运用;但是也有一部分术语专门性程度较低,所表示的对象能为一般人所熟悉或了解。“语境”当属使用范围不很窄的后一类,这是其泛化的前提条件。“语境”这一术语,自1923年由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次提出(用于语言功能的研究)后,现已成为语言学、文艺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对中国知网1979年到2007年1月篇名中含有“语境”一词的所有学术文章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语境”的使用频度呈递增的趋势,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使用传统义;而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非传统义用得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占总数的30%。术语使用的泛化往往开始于行业领域内部,随着“语境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及应用范围的扩大,“语境”一词使用频度的增加是在所难免的。这就大大增加了它在一般语言生活中泛化的几率。
  综上,可以明确两点:1.“语境”有两种含义:宏观的“语境”是指一事物赖以存在的某种社会文化形态(可以具体指环境、背景、氛围等),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微观的“语境”主要是指语言学习中语言出现和使用的具体环境。2.“语境”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已泛化成为一个书面色彩浓郁,概括性强,用起来具有所谓“很学术”“很人文”“很专家”感觉的词,而且在语言使用求新求异求简的当代心理语境下,其宏观义将被大众广泛接受,而不再遭遇费解。
  
  〔1〕转引自王建华等《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