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品味一个字的内蕴

作者:彭玉华




  《五人墓碑记》一文对五壮士临刑前的情态是这样描绘的:“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五人神情自若、豪气干云、视死如归的气概令人动容。在体会这段时,有学生提出把“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中的“詈”换成“骂”,并指出,换成“骂”更好懂,而且更解恨,更能表现五人临死之前对中丞毛一鹭的切齿之恨。他的提议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炼字水平的绝佳机会。我肯定了他的提问,然后把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詈’比‘骂’更文雅,符合文言文的特点。”部分同学显然同意他的看法,但马上又有人表示反对:“‘骂’字好,‘詈’虽雅致却不符人物身份。”他接着指出,五人中颜佩韦是商人,周文元是轿夫,两人应没有读过多少书,文中也说“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所以用“骂”更符合人物的身份。紧接着又有同学指出“骂”更符合人物说话时的特定情境,一个人临死之前还能那样文雅吗?肯定是破口大骂方解心头之恨。同学们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课堂非常热闹。
  我肯定了同学们的质疑探究精神,并指出:“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平淡无奇的字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蕴,我们首先应弄清字的本义,然后才能体会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请同学们查阅工具书弄清这两个字的本义有什么不同。”于是,大家又忙开了。五分钟左右,有个同学举起了手,他在《词语手册》中找到了答案:“詈”和“骂”是一对同义词,但本义很有差异:“骂”指恶言侮辱人,《广韵》中说“骂,恶言”;“詈”表示在骂别人时罗列对方的罪状或缺点,《正字通》中说“詈,罗织其言以相谤也”。我趁势问他:“那你觉得用哪一个字更好呢?”他的回答很坚决:“肯定是‘詈’好,五人临死之前历数毛一鹭的一宗宗罪状,显示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的斗争决心。”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我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接着说:“看来同学们现在都认为‘詈’字好,但老师却很赞同刚才有位同学认为‘詈’字不符合五人说话的情境的说法。想想看,一个临死之人,且不是什么文雅之士,面对大难,他们还能冷静地细数毛一鹭的罪过吗?就是骂娘也不为过啊!”学生有些迷惑,我接着说:“其实老师想和大家说的是,五人临死之前到底说了什么恐怕作者张溥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写墓碑记时用‘詈’字而不用‘骂’字显然是明确而坚决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作者之所以用“詈”主要是为了突出五人临死之前的镇定沉着、谈笑赴死、舍生取义的英雄风范。虽然五人本非文雅之士,但一个“詈”字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儒雅风范实非一般草莽之人可比,五人的形象也就更加光彩照人了。至于五人当时说的真实内容倒在其次了,一个字里饱含了作者对人物的称颂和赞美。
  最后,我说:“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咬文嚼字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如果同学们今后在阅读中能像今天这样‘咀嚼’,那么就会读出文字背后的内蕴,领略到字里的无限风光;如能在写作文时也这样炼字,那大家的文章也自会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