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理性精神,公民基础写作的基石

作者:任富强




  一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新教材的广泛使用,语文教学中轻视文学、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现象有了根本改观,记叙性、抒情性文体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打内容。只要翻翻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集,就不难发现,高分大都是情愫浓烈、文采飞扬的文学类文章;零星夹杂其中的若干篇议论性文章,或者干瘪寒碜、平庸肤浅,找不到任何思想的锋芒,或者语言华丽、诗意淋漓,已进化为诗化的美文。这种现象告诉我们:感性、灵性、文学性的东西已经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主旋律,而讲究逻辑推理、着眼抽象思维的科学理性精神则日趋边缘化。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王光祖先生说:“现在高中生进大学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写散文、随笔还可以,文体比较规范的议论性文章(小论文)却写不好。”〔1〕
  
  二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有多方面,撮其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作文教学目标认识的偏差。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歧见直接影响到对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认识。中学作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是重精神,还是重实用;是重感性,还是重理性;是重具象,还是重抽象?……不同的语文教学观有不同的选择。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只注重议论性文体的训练,整天在论点、论据和论证中折腾,以致空间逼仄,思想贫乏,情趣偏枯。将写作的理性和实用性作过分工具化的理解,如在高三阶段集中训练计划、总结、申请书及倡议书等应用文体,以为非此不足以体现作文教学的实用性。这样,过多过滥的议论性、说明性及其他应用类文体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甚至禁锢了作文中的文学性表达,使高中作文教学情思索然,面目可憎。近些年来,文学教育得到重视,学生作文情思浓郁、灵气充盈,但过分强调文学性,便有了矫枉过正之弊,甚至到了以呢喃低语的私密性感悟、天马行空的文学性表达为贵的地步,文学性与思辨性、感性与理性又产生了新的失衡。在有些人看来,中学作文就是文学创作,能否看出学生文章的好坏,就在于“有没有基本的文学感觉”,并将之强调到“教育也可以灭国”的严重程度。〔2〕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高中作文教学只会在过度偏重文学性而极度轻视思辨性、逻辑性上越走越远,也离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公民的基础写作能力越来越远。
  2.对高中学生认知特征的忽视。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教育必须按照学生年龄阶段特点进行工作。显然,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甚至违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否则,有可能无助甚至影响学生心智的正常发展。从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来看,在青少年认知心理发展的六个阶段中,后三个阶段依次为故事期(10~15岁)、纯文学期(16~17岁)和此后的理性思想期。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已经由纯文学期渐次上升到理性思考期。皮亚杰甚至认为,12~15岁阶段,即为已经接近成人思维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3〕根据高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审美、具象等文学性因素,让学生“炼就一双文学的眼睛”,“真正帮助学生用文学的方式来把握世界”,〔4〕丰富情感体验,展示青少年的绮思丽想;尤应重视实证、逻辑、思辨等科学理性的因素,培养其缜密思考、理性分析的能力。这样,作文教学中“人类心灵被赋予了两种程序,即直观知觉和理性分析。这两种能力具有同样的价值,同样的不可或缺。”〔5〕如果仅顺应学生心理的感性需求,而忽视甚至漠视其理性发展,只能使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萎缩,以致“思想缺席”。2003年的高考作文题,不少人就难以接受,甚至手足无措,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高中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心理发展实际、忽视理性教学的一种“回报”。
  3.对传统思维习惯的褊狭体认。
  东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思维层次的差异上。“每个思维层次的思维都有各自独立的价值,无法相互替代。”〔6〕与重实证、重思辨、重逻辑的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传统思维重感悟、重灵性、重混沌,可以说是“诗化的文明”。在整个多元文明的思维格局中,它们均为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各有其作用和价值。因此,不宜简单比附并判定其优劣高下。据此,若固执地依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一元化思维,其结果只能归于失败。百年语文教育的致命错误——“盲目地学习西方——学习以拼音文字为基础的印欧语系的教学模式;盲目地否定自己——否定我国千百年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符合汉语言特点的语文教学传统”〔7〕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可以说是极好的注脚。而当下的情况是,因为汉民族传统思维的主导方式及其语言观是直觉感悟、诗意灵性的,于是不少人便将适应这种特征作为语文教学回归传统的唯一诉求,以为作文教学只要凭借具象、诗意栖居,便是寻到了不二法门。于是,不看学生的年龄层次,不看具体的写作目的,只重视文学类文章,推崇缥缈的思绪、飘逸的文字,而贬抑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训练,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
  
  要根本改变作文教学中文学性与思辨性失衡的局面,我以为以下几方面应该是努力的方向。
  1.平等对话,加强东西方文明交融。
  如上所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方式呈现不重视抽象的思辨论证、不讲求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特征。这并不是坏事,它谱写了中华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辉煌历史;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产生了限制。“忽视语言及语言教学的共性将使中国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偏离语言作为全人类共同生物属性一部分的认识方法,从而走向孤立主义的道路。”〔8〕这样,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便会丧失精确思考的意愿,丧失缜密思考的能力,丧失多元思考的维度;便只能物质地体验,不能抽象地思索。小而言之,学生作文只剩下一团感情和一堆情绪化的东西。理想的思路是,构建一个能容纳各种异质思维方式的新的形式化系统,“其中每个层次的不同思维方式都各有其独擅胜场的领域而又互不对立,互不排斥,却具有井然有序的有机联系”。〔9〕就作文教学而论,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写作的文体特征、交际的语言环境,或“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语),或“贴着地面步行,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根斯坦语),〔10〕将感性和理性、诗意和思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心智得到全面发展。
  2.拓展视野,把握新课标的精髓。
  如果高中作文教学能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么,学生写作的内容就不应该仅仅是个人经历和体验的摹写,更不应该是浮泛情感的演绎宣泄、虚无调侃的生存态度、故作深沉的玄谈高论、名言警句的拼盘集锦,而应该是对生活现象的深刻思考、对社会现状的冷静分析、对人类历史的回溯和对未来的展望,即便是科学性的材料也可以成为作文的话题。就写作的方法而论,不应该仅仅是文学化的描述和抒情写意,还应该透过生活的现象,直抵本质,从满足于感性到重视理性的关照。即便是写作《我的父亲》,也完全可以试着写成调查报告,让学生去访问爷爷奶奶,采访母亲,采访父亲的同辈伙伴及上下级人士。这样,思考辨正,思路严谨,思想有深度,思维有层次,也就成了作文的重要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这为我们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3.鼓励思考,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坚定的科学理性精神不是源于信仰,而是源于思想。只有让学生的头脑复杂而又清晰、丰富而又冷峻,才有可能挣脱流行话语的遮蔽,在放飞心灵、激扬才情的同时,客观、实证、多元地思考,将写作当成“人类心灵的壮丽探险”(卡尔·波普尔语),〔11〕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既不盲从于流行话语,也不屈从于外在压力,更不迷信权威和既有理论。
  要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必须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理性地怀疑,联系一定的条件和对象,在事物复杂的关联中,勇敢地揭示矛盾,避免陷入非此即彼式的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中。命题,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起点,不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结论,切忌使之误以为这已是真理的尽头;作文内容,超越修身内省,将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的时空坐标上,由“书斋作文”走向“策论作文”,将人类命运、社会现状、科学发展等重点、热点乃至大千世界种种景象纳入我们的视野;作文方式,由闭门造车,转向沟通生活,注重调查,搜集材料,整合信息。这样,高中生的写作在获得灵性、才气的同时,必将获得铁铮铮的骨感和磅礴的大气。
  
  〔1〕杨虹《上海专家反思高考试卷作文套题写成“四不像”》,《新闻晨报》2003年6月23日。
  〔2〕http://sp.k12.com.cn/bbs/index.php?t=msg&th=6097& rid=639454&s=70367……
  〔3〕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8页。
  〔4〕钱理群《〈品味文学〉序二》,选自《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5〕鲁道夫·阿恩海姆《直觉与理智:心灵的两个方面》,《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
  〔6〕〔9〕张远山《中西思维层次之差异及其影响》,《书屋》2003年第3期。
  〔7〕余彤辉《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病根到底是什么?》,《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期。
  〔8〕隋然、赵华《东西方对话中的中国语言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3期。
  〔10〕转引自谢凯《贴着地面步行》,《南方周末》2000年4月21日。
  〔11〕转引自乔文娟、李建珊《当代科学研究的人文取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