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阿阿”是谁?——《社戏》教学片段

作者:孙富中




  教学《社戏》时,有一个环节是学生评说人物,设计的问题是:“文中写了哪些小伙伴?你最喜欢谁?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说喜欢心细如发、聪明伶俐、亲切体贴的双喜,有的说喜欢淳朴善良的阿发、桂生。突然有位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还有阿发的兄弟——阿阿。”阿发还有位兄弟叫阿阿?教了这么多遍怎么没有发现呢?于是我请这位同学说说是从哪里发现“阿发的兄弟”的。
  “课文第25自然段写双喜在岸上说:‘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阿阿、阿发不是兄弟俩吗?”他一说,马上就有声音附和,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老师,阿阿不是阿发的兄弟,那是双喜说话结巴造成的。”话音刚落,便有争议说:“双喜怎么会是结巴呢?他可聪明伶俐了,课文第7自然段写道: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如果他口吃,这里怎么不结巴了呢?”
  课堂一下子静下来了,这是我没预料到的,是直接说出我的结论,还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呢?我选择了后者,追问道:“那么,‘阿阿’究竟是不是‘阿发’的兄弟呢?”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阿阿’不是‘阿发’的兄弟,如果是,文中就应该写‘阿阿,阿发,这边是你们家的……’,而不是‘这边是你家的’。况且,前后文也没有出现‘阿阿’这个人物。”
  “从取名的角度看,我认为‘阿阿’不像是人的名字,农村给孩子取名,认为取得贱些好养,但很多时候也有一定的意义,如叫阿发、阿猫、阿狗等,而‘阿阿’没有一点意义,而且怎么叫怎么听都不顺口顺耳。”
  “老师,如果是双喜口吃造成的,那么这里的标点应该是:‘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至此,学生仍然不得其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的电脑中正好有鲁迅的小说,于是就给他们看了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中的句子:“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离婚》中的句子:“阿阿,木叔!”“阿阿,木公公!”《幸福的家庭》中的句子:“阿阿,好好,莫哭莫哭。”“阿阿,可爱的嘴唇……”等等。学生豁然开朗:“阿阿”原来是鲁迅小说中常用的语气词,《社戏》中的“阿阿”,既不是双喜的口吃,也不是阿发的兄弟,而是表示双喜跳到岸上后提醒阿发等注意的语气词。
  课堂上有预设也应有生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不可简单地摒弃动态生成,而应敏锐地抓住时机,使课堂、教师能更贴近学生、贴近文本,从而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旁逸斜出的插曲并不是预设的教学内容,也不是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但多花几分钟时间释开学生心中的疑团,让学生养成质疑、探究的好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同时,面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师要有科学的解读能力,否则就有可能视误读为多元解读了。正如王荣生先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的:“让学生自己来‘说’,要把个人对文学的纯粹主观反应,同把个人的反应变成一种认识的过程区分开来。”要在阅读教学中纠正学生的误读,否则,“‘阅读对话’就会滑向读者(学生)的独白篡位,而‘教学对话’由于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你的看法’,也会失落‘知识建构’的原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