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文转向

作者:何九盈




  编者按:语文教学要符合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了解和把握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来龙去脉,深入研究其特点,对语文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特从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专家何九盈教授最近出版的《汉语三论》中选取数章,以飨读者。
  
  一、何谓“语文转向”,中国语文为什么要转向
  
  “语文转向”是本文的一个主要概念。为什么我要用“语文转向”这个概念,而不用现成的“语文革新”“语文现代化”这样一些提法?这并不是故意标新立异,而是我觉得“语文革新”“语文现代化”之类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语文转向的实质。
  “革新”即“革故鼎新”,即“革除旧的,创造新的”。如“技术革新”“革新运动”。“语文革新”也可能是由“技术革新”类比而来,但二者性质不同,技术可以“革新”,语文不能“革新”。百余年来的事实证明,汉语和汉字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甚至变化很大,但汉字只是有“改”无“革”,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什么文字来取代汉字,即使把《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文字来看待,它也没有取代汉字,在当前连平起平坐也谈不上。至于汉语,它的词汇、语法均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但并没有被革除掉,并没有谁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来取代汉语。“语文革新”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是不严密的。
  “语文现代化”的提法历史不长,很明显它是套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之类的词语克隆出来的。这个概念在一定范围内颇为流行,但也不是没有争议。1995年12月23日在南京“语文现代化问题”座谈会上,韩陈其的发言就表示:“语文现代化这个提法本身还有不少问题。”〔1〕世界各国所有的现代化都是靠两个轮子运转前进的。一个轮子叫科技,一个轮子叫人文。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科技的现代化事实上就是国际化,科技作为产业必须跟国际接轨,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人文这个轮子,包括语文在内,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从语文应用层面来看,如汉字信息处理,我们可以称之为“语文现代化”,可汉字、汉语能跟国际接轨吗?能全球化吗?在历史上曾经有人主张废除汉语、废除汉字,以为这样就可以跟西方接轨,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如果连自己的“语”和“文”都没有了,成了“无轨”之人,拿什么跟人家“接”!“语文现代化”的提法容易导致片面性,即把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现代应当继承传统。我们只能用现代的话语体系去解释传统,但不能“化”掉传统。我们不能化掉孔夫子,不能化掉十三经、二十四史,也不能化掉文言文、甲骨文、金文,甚至连《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也不能化掉。“语文现代化”既不能准确地对百余年来的语文转型进行历史性的概括,也不能正确地全面地指导当前的语文建设。
  “语文转向”这个提法就对吗?这要由时间来作结论。
  从目前来看,这个提法至少有两点好处。
  1.摆正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140多年来,中国语文转向的总目标总趋势无疑是由传统转向现代。具体内容就是:由古汉语转向现代汉语、由以文言文为正宗转向以白话文为正宗、由以汉语为单一的教学语言转向有附加语言的多元教学语言、由自然标准语转向法定的规范化的标准语(普通话)、由汉字单一书写体系转向以拼音文字为辅助的双符号书写体系,在印刷文化转向电子文化的时代,汉语也由单一的纸上读写转向纸上和屏幕的双重读写(年轻一代有所谓“弃书投网”的说法)。我们说这些都属于转向,因为它既没有切断传统语文的命脉,又从传统中孕育出新的发展方向。“转向”当然不是听其自然,有人为的干预,有绝对的规定。但不论什么样的干预、怎样的规定,都必须尊重语文发展的内在规律、语文自身的逻辑。所有企图用“革”、用“化”的办法来解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种种矛盾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传统语文为现代语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是现代语文发展的立足点。“语文革新”“语文现代化”的提法都没有给传统语文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现实空间。
  2.摆正了语文与现代化的关系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各民族迟早都要随潮流而进。语文转向并不具有普适性,也不需要全球化。语文转向只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了适应世界潮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是在中国现代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历史任务。现代化是大前提,语文转向是实现这个大前提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现代化这股世界潮流,中国依然闭关锁国,处在中世纪的古典语文生态环境中,中国语文就完全没有转向的必要,也没有转向的可能。中国现代化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障碍。语言文字是我们进入国际社会的唯一方式。洋人打上国门,我们被迫跟洋人打交道,打交道就得说话,就得通晓对方的语言、文字、文化、思维方式。客方的强势语言就必然对我方的弱势语言进行渗透,乃至改变词汇体系、语法规则,形成所谓“欧化”汉语。但不论怎么“欧化”,汉语总还是汉语,这就是语文转向与科技现代化在本质上的不同。
  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来看,语文并不一定要急转向、大转向,汉语面临现代化的大潮,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几千年以来未有的大转向呢?
  西方的现代化属于原生形态,它的社会转型是从内部发生的,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它的语文演变基本上是自行性的新陈代谢。而汉语遭遇现代化是突发的、被动的,且汉语汉字的历史极为悠久,文献极为丰富,“语”和“文”又严重脱节,“文”的内容也以古典为主,面对现代化的西方世界,发展到19世纪的汉语,的确已经老了,“真成了退化的语言”。〔2〕它的老态主要表现在:一、语文教育老化,二、书面话语老化,三、应试文体(八股文)老化,四、缺少语言规范,五、语言观老化,六、汉字老化。
  中国要改变落后状态,头等大事就是要改变汉语汉字的落后状态,实现语文转向。总结百余年来的经验,汉语是可以转向的。汉语具有稳固性、灵活性及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它的词汇、语法、语音能在不打乱原来系统的前提下实现现代性转向。
  
  二、中国语文转向的五个阶段
  
  回望百余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语文转向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2~1894年,“夷语”“夷文”开始撞击中国语文的年代。
  第二阶段:1894~1917年,梁启超“新文体”风靡全国的年代。
  第三阶段:1917~1949年,“文言弥留,白话学步”的年代。〔3〕
  第四阶段:1949~1979年,语文规范加强、语文内容政治化的年代。
  第五阶段:1979年以后,语文地位提高、语文观念大开放的年代。
  1.第一阶段(1862~1894年)
  我把第一阶段的上限定在19世纪60年代初,是因为“现代化”这个词虽然20世纪30年代才始见于报端,〔4〕但中国现代化的原始阶段于19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当年的洋务运动就是现代化的滥觞,也就是中国语文与“夷语”“夷文”大撞击开始的年代。带有标志意义的具体事件有二:一件是1862年开办京师同文馆,“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5〕另一件是1865年于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制造局内设有翻译馆。
  中国现代化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驾驶着两轮文化车起步向前。同文馆是人文轮,制造局是科技轮。导引这两个轮子前进的是翻译。没有翻译,这两个轮子就寸步难行。“翻译——除出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的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6〕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国语文转向是从中西语言撞击开始的,是从翻译“夷文”“夷语”开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语文转向的根本特点:从那时到现在,140多年来,中国语文始终面临着语言竞争的紧张而又尴尬的局面;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总是以西方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参照,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深受西方语言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中国语文转向的历史或者说一部现代汉语发展的历史,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看,也就是一部中西语言竞争的历史。这部历史每一阶段的特质都是由不同的语言竞争形势决定的。汉语在竞争中没有被击败,且已有由弱变强之势,它的地位不是江河日下,而是步步升高。强势与弱势的界定,不是语言本身有什么优劣之分。“强”“弱”是由文化、经济、科技等因素决定的。改变弱势的唯一自救之法,就是学习强者的语言。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学习西方语言开始的,这不是自愿的,是逼出来的。当年洋务运动的新派人物如冯桂芬、郭嵩焘、容闳、王韬、曾纪泽等人都认识到学习“夷语”“夷文”的重要性,他们都有与洋人交往的经验,能够放眼向洋看世界。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