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赤壁赋》练习设计比较
作者:金荷华
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富于变化,对这些用法进行归类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途径。选择本专题两篇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如“而”“乎”“其”“且”等,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虚词学习卡片(一):而、乎、其、且”。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留心这些虚词是否还有其他用法,随时总结,丰富卡片的内容。
此题确实体现了“侧重对文本记诵、课外活动、写作实践等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的取向,〔4〕但是这个练习设计只涉及几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却对本单元仅有的两篇文言文(另一篇是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重要实词一个不提,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也是有失周全的。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方面,《赤壁赋》可算是名副其实的经典课文,如果该课语言练习中实词、虚词二者只能选一的话,恐怕实词比虚词更重要。另外,“找出一些例句,揣摩它们的不同用法,制作‘虚词学习卡片’”,还算得上便于学生操作、易于教师检查和评价的具体练习要求;可是把“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留心这些虚词是否还有其他用法,随时总结,丰富卡片的内容”作为课后练习,就有点空洞,就算是为了对课外活动提出要求并给予指导,由于涉及的是今后的文言文学习的动态过程,因而这种要求与指导无疑也是鞭长莫及,对学生而言无异于隔靴搔痒,因为“好的练习应该是完成练习的条件、练习达到的程度、完成练习时间等诸因素的统一,同时也应有反思、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建议”。〔5〕
3.三个版本都有应用拓展练习,但有笼统与具体、丰富与简约的区别。
苏教版中拓展、应用的成分包含在“积累与应用”的题目中,该版本编写体例中没有“相关链接”一类环节。
人教版第3、4题属于对课文进行迁移、拓展的练习。
第3题:
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在文学史上是独具地位的,它们往往被并列提及,这里的迁移拓展非常重要。
第4题:
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篇。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显然,该题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渗透着正确对待人生曲折的人文教育。录在最后的摘自《苏轼文集》卷六十六的一段文字(“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虽没有标题,但实际上就是与课文联系紧密的知识链接,目的在于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苏轼提供一些资料。
语文版的课后练习包括“理解·鉴赏”“拓展·应用”“相关链接”三个部分,第6题是“拓展·应用”题,要求给苏轼《与范子丰》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短文的内容与课文中夜饮赤壁的情节相关,紧扣课文内容。课后的相关链接有两则:一则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另一则是关于赋的文体知识。这些内容为学生完成单元语文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古代作家人生态度探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透视《赤壁赋》的练习设计,可以管窥三个版本语文教科书在练习设计方面的一些特点。人教版、语文版的共同之处:不管是积累应用还是迁移拓展,都紧紧扣住课文内容,都试图引导学生在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版尤其注重把理解语言文字作为解读课文的基础,特别注重古今实词、虚词、句式的辨析,注重古今汉语的沟通。苏教版在体例上打破文体单元格局,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练习设计主要着眼于人文精神的熏陶,着眼于专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力图体现有机性、选择性、体系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但是该版本客观上却淡化了对经典课文丰富营养的广泛吸收,在语言积累性练习设计方面,不及人教版、语文版做得实在、到位。显得人文性有余而工具性不足。
语文课程研究专家王荣生认为,语文课本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6〕因此,广大语文教师无论选用的是哪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有必要对同类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要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对相同课文的编排处理,领会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练习设计的价值取向,从而多角度地审视课文,开放地解读课文;另一方面,要理性地认识不同版本教科书编排处理的精当所在和缺憾之处,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广泛地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1〕人教版为2004年5月版,语文版为2005年5月版,苏教版为2005年6月版。
〔2〕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3〕〔4〕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265页。
〔5〕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语文建设》2007年第2期。
〔6〕王荣生《文章原型阅读单元样章(上)》,《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