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少说主义,多看问题

作者:刘占泉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蒋祖慰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一种清醒的认识。我想接着追问一下,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又是什么呢?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解答,事实上也正在进行着多种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应该引导中小学生着力打好语言的底子,包括说好普通话和奠定阅读、写作的根基等。通过精读经典名著,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这是重中之重。
  阅读蒋祖慰老师《林黛玉进贾府》这份教学实录,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即多数学生看过《红楼梦》的电视连续剧而少数同学读过原著,读过原著的同学里只有一人表示喜欢。这就奇怪了,明明是一部公认的文学名著,怎么学生偏偏不读,读了也大都不喜欢呢?原因恐怕非常复杂,有一条是不是也在其中,即生活在当今这个特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的胃口让铺天盖地的“信息快餐”改造得畸形了,虚弱了,文化经典、母语大餐居然变成不能承受之重。如何疗救呢?我想说几条办法。
  快餐本无过也。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够直接控制的时间就那么多,总要先管管学科的急务。建议从诸多“信息快餐”中,将良性的文字信息先剥离出来,让学生多读文本,这样收益会更大些。经典著述以外的文字信息,其特质主要在信息而非文字,因此需要调整我们的教学战略规划。比如,区分教科书里的经典文本与非经典文本,后者的教学功用要准确界定,并放置于恰当的教学项目中,不希望再看到吃大锅饭的积习泛滥,白白虚度了宝贵的阅读教学时光。延伸到课外阅读,也是这番道理,只不过空间更大,内容更丰富,方式也可以更为灵活。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拿出新的对策来。
  我这几年结识了许多农村教师,听了许多课,也听了许多的议论、疑惑乃至愤懑,见证了他们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艰难历程。上个月,北京一位青年教师在小学六年级的教学班里执教《旅鼠之谜》(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课文,该校提前将小学生整班招进初中以解决“小升初”的衔接问题),在20多分钟里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一级信息提取和初步的信息处理。我们都看到了,11岁的孩子在母语学习方面具有怎样的潜能,感到以往我们的衡量标准滞后于学生的真实水准,有悖于他们真实的学习需求。我曾提出创建信息筛选的阅读教学类型,这一回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这种教学类型变为教学实践,欣喜之情难于言表。
  信息筛选与处理,不是一个新话题。20世纪90年代人教版(普高)和语文版(职高)的语文教科书里,就安排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和单元模式,后者则更为精密。但至今几乎鲜见这方面的教学实验体系,连局部经验也比较零散。12年的基础教育长途,若连这个问题也拿不出一个实质性的对策,12年后,学生无论升学还是就业,他们学习与生存最经常使用的一个语文技能都不能比较熟练地使用甚至不会用,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奢谈其他还有多少意义?总说语文学科是基础,这个基础不是空洞的,需要有若干柱石支撑其间。12年没有建立起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的教学、教材序列,没有完成好论说类文字表达的教学任务,这是死穴之一。
  头疼不能只医头。想说透经典,我看得从非经典的所谓快餐说起,否则精神的底子没有着落,语言的底子没有着落,其他也是没有着落的。
  再说第二条,语文课要教给学生精读经典作品的方法,培养咀嚼语言的兴趣,创设条件,营造出浓郁的教学氛围。蒋祖慰老师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个设问意味深长:
  “林黛玉进入贾府后确实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那么,她进入贾府以后该怎样和贾府的人说话呢?我们现在就来品一品林黛玉与贾府的人所说的话。请同学们在书中勾画一下,林黛玉进贾府后和哪些人说了些什么话。”
  勾画这个常规性的阅读教学方式,经常被语文教师忽略,这是不正常的。不勾画,学生的浏览很难说关照到了教学重点。勾画乃是运笔的初步,断句、批注、演文、札记,这些运用了千百年的语文学习的常规方法,怎么就成了另类?怎么就很难在教学中见到?对此我疑惑不解。接着观摩蒋老师的教学实录。他懂得经典作品的鉴赏要义,其后的教学环节基本上都针对学生疏远经典的实况而着力疗救,教学细节显示出教学高手的素养根基,我很是欣赏。学习语言尤其是经典篇目的语言,怎么做才有趣味、有效果,这个教学案例提供了答案。缺憾也有,主要是:处理说话要得体这个知识点,与精读该经典篇目不能说没有联系,但刻意突出这个命题利弊得失何在,希望再斟酌一下。我主张语文教学的清晰度要适当强化一些,45分钟能做好一两件事即可,相关的枝蔓,纳入整体教学规划,交付其他教学演练科目来管理,是不是更好些呢?
  另外,我最近看了两种比较“另类”的做法,想宣传一下。
  1.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老师主持的初中经典文本阅读实验的经验。她执教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要求全班10个小组都提前通读单元的所有课文,举行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课文诵读比赛(每一个小组汇报时间限定在4分钟以内)。如何把散乱的文本锤炼成一个整体,如何凸显主题,如何配乐,如何安排学生之间的配合,这些问题摆在每一个小组面前,需要学生妥善处理。这是一次全员参与的朗诵和探究活动,10个小组比赛结束后,吸取了各个小组的精华,最后生成了班级的单元诵读文本,并凭借这个朗诵文本进行了一次荡气回肠的单元整合学习(全员参与的表演)。我仔细审视这个案例,看出了三个特色:一是学生全员投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追求,遵循“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改革主旨;二是内容充实,方式灵动,适应了学生学习母语的心理趋向;三是立足单元篇目,放开取材(教学资源)的眼光,课外经典文字的引入自然而广泛,体现出广阔的教学胸襟,也氤氲着浓厚的亲近经典文本的教学趣味。
  2.北京清华附中邱道学老师主持的高中经典阅读实验的教学经验。他在2006年新高一学生入学后,即进行经典阅读的实验,并着手于全员的每日阅读情况的统计,编制出下面这个坐标系,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统计资料,编印出数十期班级经典阅读导报。图表如下:
  
  他已经绘制出每个学生的经典文本阅读的曲线图,比照其他阅读情况,正在进行艰苦的数据分析和本质探究。
  我把新疆蒋祖慰老师、重庆王君老师、北京邱道学老师,这三位一线探索者涉足经典文本阅读的相关教学资料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感想颇多。他们在三个侧面展示出一线教改的卓越追求,都非常出色。我的愿望是,能不能将这三条战线汇合在一起,集中势能奔泻而下,冲击“信息快餐”的合围呢?
  我们要突围,走向语文课程改革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