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试论《骆驼祥子》的象征意义

作者:张 骏 卢凤萍




  对老舍先生的名作《骆驼祥子》的解读甚多,普遍的观点认为小说的创作目的是通过祥子的故事来控诉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这种观点固然有其科学性,但是解读文本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入手,我们认为,不妨从象征意义的角度来揭示作品中“人”为了理想与命运搏斗,而又不得不屈从于命运安排的寓意。虽然《骆驼祥子》并不是象征主义文学作品,但祥子的堕落的确象征着一种普通人的希望逐渐泯灭、人性渐渐丧失的困境。下面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来具体分析这种象征意义。
  
  一、人物的象征
  
  祥子是车夫的代表,更是一个鲜活的“人”的形象。作者在赋予祥子车夫身份的同时更关注到了他身上“人”的因素。小说开篇告诉我们祥子“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身体强健,浑身上下干净利落,没有一般车夫的落魄样;他朴实、憨厚、善良,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祥子还有明确的生活理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者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刻画祥子的,塑造的是一个身心健康、近乎完美的人的形象,车夫这个职业只是祥子的社会标签。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祥子在遭受一次次失败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老实规矩就一定有好处吗?”这种思考可以说是对世界和人生的哲学性反思。接连不断的打击使他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他逐渐放弃了原先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从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最终变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可以说,祥子的堕落是人性丧失的过程,经历的是从“人”到“非人”的转变。
  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车起到了关键作用。车之所以是祥子的人生理想,是因为它对祥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具有重要意义。买上自己的车,祥子的物质生活才有保障,从而才能带给他精神的自由与独立。“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有了自己的车才会有自己的生活,车在祥子眼中是具象的东西,在他的心中则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车是他的宗教,是他的精神支柱,它深深地埋在祥子的心中,唤起祥子作为一个“人”的信念,激发祥子为此而不懈努力。对他而言,买车就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注解,所以当买车的愿望彻底破灭的时候,他的信念也随之瓦解了。
  
  二、情节的象征
  
  祥子买车失败是贯串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这个情节虽然不复杂,但也是有象征意义的。祥子是事件的主角,买车是他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车子就是主角所追求的对象。主角、行动、对象构成了叙事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祥子的背后存在着引发他追求目标行动的力量——渴望独立、自由的生活。自由的生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对祥子而言它却具象化为一辆车子。车子作用于祥子,唤起他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心;相应的,对既定目标追求的失败也会作用于祥子,使得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最终丧失了人性。祥子的失败,不仅是一个车夫的失败,更是一个人对理想追求的失败。
  情节是由较小的叙述结构即插曲和事件组成的。小说开篇祥子就通过自己的奋斗买上了车,作者把祥子推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这也是叙事的逻辑起点。“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这句话含义上意味深长,结构上统领全篇。第二章中祥子的车被士兵抢走了,他逃命时卖掉顺手牵来的骆驼,又燃起买车的希望,可是他辛苦攒下的钱又被孙侦探给敲诈了。结婚后,他靠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可是不久虎妞难产死了,他遭遇经济困难,只得又卖掉了车子。“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祥子不断买车,又不断被迫卖出去,这种像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推石头一样不断重复的失败与开始,构成了一种为实现理想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隐喻。正像罗钢先生所说的:“如果一个隐喻在文本中反复出现,它就构成了象征……这种象征通过一再重现,贯串整个作品,它与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骆驼祥子》中,祥子三起三落的买车故事是全书的主要情节,这种反复出现的隐喻性结构意象便构成了小说的象征意义。
  
  三、环境象征
  
  小说的背景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小说第十八章有关烈日与暴风雨的自然环境描写,历来被人们评为杰出的现实主义篇章。小说极力渲染了天气的恶劣:“天热得发了狂”,下午“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不要忘记,其实烈日、狂风、暴雨,这种夏日恶劣天气的营造都是为祥子的出场服务的。祥子一直在烈日下、狂风中、暴雨里,祥子的出现使得这样的情境具有象征意味。一个“裹”字让读者看到祥子在风雨中的挣扎与无助,联想起祥子经历的人生风雨,我们便可以体会小说文本所具有的更深的内涵。文学理论家勒内·韦勒克告诉我们:“背景又可以是庞大的决定力量,环境被视为某种物质的或社会的原因,个人对它是很少有控制力的。”在突如其来的强大的自然的暴风雨面前,祥子虽然强壮,可是显得那样微弱无力,就像风雨中飘零的落叶;在人生和命运的暴风雨面前,他同样也显得软弱无助,虽然他怀有坚定的信念,可他无法也不可能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风雨过后,祥子病倒了;就像他的身体垮了一样,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也被命运的暴风雨摧垮了。
  细细体会,我们还会发现其实在社会环境中,祥子所遭遇的打击都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不论士兵们横行霸道的抢车,还是孙侦探顺手牵羊的敲诈,都是突发性的,他们未必是有目的地针对祥子;甚或虎妞的引诱都未必一定是冲着祥子的,因为当祥子无处可去回到人和车厂的时候,虎妞并没有预先得到消息,怎能说虎妞脸上擦的粉就是给祥子看的?桌上放着的三个白瓷酒盅就一定是等祥子吗?可是祥子偏偏撞上了,这不正是命运的偶然性与不可预知性的表现吗?所以祥子不只是士兵、孙侦探和虎妞的猎物,他更是无常的命运的猎物。老舍在作品中表现了具有宿命色彩的生活形式,向人们昭示种种人生的无奈,而这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的故事象征性地表现了个人奋斗的失败和命运的无常。作者通过这样一个隐喻性的故事,丰富、扩大、深化了小说的内涵,也大大强化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这种意图因为象征意义而与小说文本紧密集合,从而没有变为抽象的说教,小说的文学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1〕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1月第1版。
  〔2〕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3〕[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修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