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一个真实得近乎“赤裸”的背影
作者:谭海生
《背影》发表八十多年来,不知拨动过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了多少读者的共鸣。《背影》感人是共识,可为什
么感人却众说纷纭。
叶圣陶说:“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1〕
季羡林说:“《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2〕
余秋雨说:“朱自清就以朴素的笔调描写了他当时看到的一幅图景……这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情感的直觉造型。父亲对朱自清的情感,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都浓缩于这个造型之中。”〔3〕
钱理群说:“他捕捉到一二不可言说的典型细节,注入了一股对劳碌奔波的老父的至亲深情,表现出小资产者在旧世界一生颠簸挣扎的可悲命运。”〔4〕
以上论者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我们认为,《背影》感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一位真实得近乎“赤裸”的父亲所表现出的平常而感性的父爱,激活了读者人生经历中的父爱体验,在读者的心中漾起了一圈圈“体验性共鸣”的涟漪。是《背影》父爱图景激活了每个读者自身的父爱体验感动了读者自己!
二
记叙亲人,特别是记叙父母的作品一般都包含“记亲三股”。
第一“股”是“感人事迹”。所记之事不管关涉国家、民族、社会、战争、和平,还是只关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总有难能可贵、感人至深,甚至饱含血泪的特别之处。
第二“股”是“高度评价”。一般要对亲人的为人、处世、思想、品格等作出正面高度评价。
第三“股”是“深刻影响”。介绍亲人的言行、品德等对“我”所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以上记叙亲人作品中常见的“三股”在《背影》中基本没有表现。《背影》所记最感人之事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不少论者在评论这一经典细节时都极力强调一个“难”字,想方设法证明父亲为了儿子,在“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5〕。其实,在朱自清的笔下,“爬月台买橘子”的难度仅仅是“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此事与我们见惯了的饱含着血泪的亲情故事相比,实属极平常之事,根本谈不上胜任不胜任。《背影》对父亲的最高评价仅是“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通篇没有对父亲人品、道德等的正面评价,更不用说什么溢美之词了。(文中反而有“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一类的“微词”。)《背影》也完全没有介绍父亲的言行举止对“我”的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完全没有“我”应该从父亲身上学习什么一类的表述。正是由于去掉了粉饰,去掉了包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父亲才显得特别真实,真实得近乎“赤裸”,真实得就像我们自己家中的父亲!
三
文艺作品引起的共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同性共鸣,一类是体验性共鸣。认同性共鸣是指受众(读者、观众、听众)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产生认同感,例如读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很多人可能会高度认同“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心中可能会涌起对志愿军的崇敬之情。认同性共鸣属他感性共鸣。体验性共鸣是指受众自身的某种生命体验被作品激活,从而在心中掀起情感的波澜,例如读了李白的《静夜思》,可能每一个身在他乡的人眼前都会浮现出自己家乡的图景,心中都会涌起思乡的波澜。体验性共鸣属自感性共鸣。认同性共鸣是第一层次的共鸣,也是体验性共鸣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作品所传达的情感的认同,自身生命体验就不可能被激活,情感波澜也就无从谈起。体验性共鸣是认同性共鸣的发展,如果说认同性共鸣是受众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那么体验性共鸣就是受众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6〕但是,认同性共鸣并不必然导向体验性共鸣。有的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虽然能得到广大受众的高度认同,却未必能激活多数受众的生命体验。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一块巨石砸入湖中,激起的是席卷一切的巨浪,一粒小石子轻轻投入湖中,漾起的是一圈圈逐渐扩展的涟漪。饱含血泪的亲情故事固然能感动读者,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式的家常叙写,也许更贴近每个读者的日常体验。《背影》中的父亲是极真实极平常的父亲,《背影》中的父爱图景也是极真实极平常的图景,正是这些真实而平常的图景,激活了千千万万读者人生经历中的父爱体验,使读者在自身父爱体验的情感涟漪中进行着一次次“背影”的再创造,《背影》也因而成为“父爱作品”中的经典。
《背影》在读者心中漾起的情感涟漪至少有五层。
其一,文章开头交代父亲差使交卸,变卖典质,光景惨淡,父亲只有独力支撑,艰难维持。《背影》发表于1925年,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多数人“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大多是独力支撑,还要坚强示人。读《背影》时,读者很难不联想起自己艰难的家境和艰辛的父亲。(身为父亲者尤甚。)即使是今天,大多数父亲依然是在艰辛地支撑着家庭,只不过艰辛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今天读《背影》,相信很多读者对此依然感慨良多!
其二,送“我”的过程中,父亲忙着讲价钱,千叮咛万嘱咐,“我”却“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这可能是古今中外父母和儿女之间永恒上演的送别剧。年轻气盛的儿女总嫌父母啰唆,说话不漂亮,行事太迂腐;等到自己身为父母后,又总是对儿女万般放心不下,千叮咛万嘱咐,“迂”到极点。当读者读到这里,可以说,很少有身为儿女者不为自己曾经的“太聪明”而感到羞愧,也很少有为人父母者不为自己曾经的“迂”而感到欣慰,多数读者此时应该是羞愧与欣慰交织心头,难以言说。
其三,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背影”凸现,这是《背影》最感人之处。前面说过,此事虽有一点难度,但仍属平常之事,这个“背影”感人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父亲的心意和儿子的感悟。儿子远行,橘子并不是非买不可,更不是非亲自爬过铁路去买不可,但父亲一定要买,而且一定要亲自去买,因为此时父亲要亲自为远行的儿子做一件事。不管此事有用无用、作用大小,也不管难易如何,做了,父亲才能心安(“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不做,心殊难安!而“我”则突然间读懂了父亲现在和过去为“我”所做的一切,“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读者读到这里,眼前浮现的,除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可能更多的是自己老父亲蹒跚的为儿女、为家庭劳碌奔波的身影吧?
其四,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父亲的真实写照:渺小卑微,劳碌奔波,默默无闻,走入人群,再找不着。读到此处,相信有很多读者的眼光会透过《背影》,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老父亲渺小卑微的身影!
其五,父亲来信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没有为高堂养老送终而深表痛悔,可是,当高堂需要他们之时,他们又在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掩卷之余,相信有很多读者会深深地思考这个问题。
是孟郊母亲的“手中线”感动了我们,更是我们自己母亲的“手中线”感动了我们自己!
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感动了我们,更是我们自己父亲的背影感动了我们自己!
〔1〕〔5〕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76页。
〔2〕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第2页。
〔3〕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4〕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6〕克罗齐《美学原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