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药》中耐人寻味的“抖”

作者:巩靖宇




  鲁迅的文章是值得字斟句酌的。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药》一文,炼字艺术堪称极致。全文没有深奥、生僻的字眼,朴实的语言背后传达出的却是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比如常见字“抖”,在文中共出现了五处,和不同的字组合成相应的词语,用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了耐人寻味、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课文第一部分第四自然段:“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对于生活贫寒的老栓一家,要攒足这一包洋钱,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省吃俭用攒这一包洋钱,不为别的,只为救独生儿子小栓的命。这包钱,既是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的全部积蓄,也体现了老栓夫妇对儿子强烈的爱,更是老栓夫妇对治好儿子病的全部寄托。老栓在接过这包洋钱的时候,在感受洋钱本身分量的同时,一定更强烈地感受到此行身负的重大责任。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老栓能不“抖”吗?透过这平常的字眼,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穷苦人内心的紧张惶恐,还有一个悲壮的慈父形象。
  课文第一部分第十三自然段:“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对于刽子手撮着的滴着人血的馒头——这味老栓夫妇梦寐以求的“药”,老栓却害怕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他,哪见过这等阵势?这浑身黑色的人、这滴着血的鲜红的馒头都让他害怕、犹疑。但是,他毕竟相信或者是希望这“药”能治好儿子的病,于是,对儿子强烈的爱支撑着他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恐惧,“抖抖”的想把钱交给“黑的人”,好换回这救命的“药”。“黑的人”的嚣张气焰有力地烘托出老栓的懦弱和胆小。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胆小、愚昧、善良的农民形象。
  课文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丈夫此行能否顺利买到“药”,深更半夜地出门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华大妈一定是牵肠挂肚的。她听到丈夫回来的脚步声,迫不及待地迎出,她多么想知道丈夫此行的结果呀!可是她又多么不愿意听到失望的消息呀!未语情先怯,情急之下,唯见嘴唇在“发抖”,然后才听到她焦急的询问声。这种“未闻其声,先见其神”的表现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华大妈此时急切的心情。一个让人感动的慈母形象就在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发抖”中跃然纸上了。
  课文第四部分第四自然段:“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对于革命者夏瑜的死,一般群众是不理解的,更让人吃惊和悲哀的是连深爱他的母亲也不理解!当夏四奶奶面带“羞愧”,“硬着头皮”来到儿子坟前祭奠,无意间看到了儿子坟顶的红白的花圈时,她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以至于“手脚有些发抖”。因为她晓得儿子是由于反对政府而死的,这在当时很多人甚至包括她自己看来,是很不光彩的。所以不仅一般的人,连亲戚本家都“早不来了”。那么是谁冒着早春的清寒,不顾众人的蔑视,特意来到儿子坟前送上这醒目的花圈,表示悼念呢?“手脚有些发抖”正表现出此时夏瑜母亲心灵受到的强烈震撼,同时也从侧面流露出母亲对儿子及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不理解,让人感到一种刻骨的悲哀。这个细节深刻而沉痛地向我们昭示着一个信息:连深爱自己的母亲都不理解革命者的行为,何论一般群众对待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辛亥革命注定只能以失败告终。
  课文第四部分第十自然段:“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夏瑜的母亲极愿意相信儿子是被冤屈的,这花圈便是证明。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她许愿叫站在树上的乌鸦飞上儿子的坟顶。于是开始了难耐的等待。“发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正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里极写环境的静。正是因为极安静,才会感到枯草似乎在颤抖;正因为枯草确实没有颤抖,所以感觉它最终“细到没有”。这些既说明了环境的静,也表现出夏瑜母亲的绝望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出奇。乌鸦最终决然地向远处箭也似的飞去了,夏瑜母亲的梦想彻底破灭了。这段静得“发抖”的环境描写,让我们看到作者冷静得甚至有些冷酷的目光。鲁迅先生严格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写作规律,虽然使夏瑜母亲及很多读者陷入了失望,却迫使我们去进一步思索:为什么夏瑜母亲的愿望不能实现?它说明了什么?
  好文不厌百回读。当我们深入文本,仔细体味、咂摸作品的语言时,我们会发现,繁华落尽是清新,语言的极致恰如生活本身一样朴实,而透过这看似平常的语言,作品丰富的内涵便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