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孔雀东南飞》“劳劳”义辨

作者:方有国




  《孔雀东南飞》中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句,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注:“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注:“劳,忧。‘劳劳’是怅然若失的样子。”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注:“劳劳:惆怅忧伤的样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版):“劳劳,忧愁伤感貌。”
  上述各家解释基本相同,但都可斟酌。这里的“劳”通“辽”,“劳劳”即“辽辽”,义为“远离貌”。诗句“举手长劳劳”谓刘兰芝和焦仲卿“举手告别时间长、距离远”,也即很长时间和很远距离还在挥手告别,这是描写二人的难分难舍。
  古代汉语中,“劳”可以通“辽”。《广韵·萧韵》:“辽,《说文》:‘远也。’或作‘劳’。”《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东汉郑玄笺:“山川者,荆舒之国所处也,其道里长远,邦域又劳劳广阔,言不可卒服。”孔颖达疏:“‘维其高矣’还是‘渐渐之石’高也,则知‘维其劳矣’是‘山川悠远’之‘劳劳’也。故曰‘山川者,荆舒之国所处,其道里长远,邦域又劳劳广阔’……广阔辽远之字,当从辽远之辽,而作劳字者,以古之字少,多相假借。”其他古书也有“劳”通“辽”的用例,如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年版):“劳,借为‘辽’字,有广阔辽远的意思。”
  “劳”通“辽”而有辽远义,重言“劳劳”则可描写辽远貌或远离貌,《孔雀东南飞》中的“劳劳”即这种用法。
  秦汉典籍中,重言“劳劳”最早用例即《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这句诗出现的语境是送别,后来“劳劳”成为古人的送别语,古人称送别的地方如江渚、亭子等为“劳劳渚”或“劳劳亭”,如《乐府诗集·卷四六·华山畿二十五首》之十九:“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唐代僧皎然《塞下曲》之一:“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劳劳亭上春应度,夜夜城南战未回。”但“劳劳”虽为送别语,其意义仍源于辽远或远离。《太平御览·卷一七九·观》:“丹阳郡秣陵县新亭陇有远望楼,又名劳劳楼,宋改为临沧观,行人分别之所。”这里“远望楼”又名“劳劳楼”,说明“劳劳”与远望意义相关。大凡送别,亲人离去,送者目送远望,客人和主人相互挥手,故同一送别楼,或叫“远望楼”,或叫“劳劳楼”。
  古代汉语另有“迢迢”一词,也有辽远义。此词古人也用于描写离别,有时与“劳劳”出现在同一语境中,如清代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三·袁棠词》:“羌笛一声,阳关三叠,裙带同心绾不牢。慵开眼,看车回马去,亭子劳劳。河桥。回道迢迢。更何待,秋来魂暗销。”
  “辽”字不见于甲金文。在先秦典籍中,这个字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八年》,仅一例:“楚师辽远。”战国时期《楚辞·九章·抽思》有一例:“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汉代以后“辽”字渐多,并有重言用例,如《楚辞·九叹·刘向〈忧苦〉》:“登巑岏以长企兮,望南郢而窥之。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刘向此诗中的“南郢”和上面所引《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的“荆舒”,均指战国时期的楚国,两首诗都写到楚国山川悠远,刘向用“辽辽”,《诗经》用“劳”,即郑玄所释“劳劳”,可见“劳劳”义即“辽辽”,也即“辽远”。
  再从诗意和描写手法来看。“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与焦仲卿分别时二人对话以后的最后两句。之前,诗中描写了两人在车中的耳语交谈,先写焦仲卿向刘兰芝发誓:“誓不相隔卿”,“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接着写了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感激、希望和誓不分离的决心以及对父兄会逼嫁的担心:“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从前后诗意的表达看,刘、焦二人的婚姻虽然被拆散,但他们坚贞不屈,仍怀希望,这时他们的情感主要还不是惆怅或伤感,而是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思念。诗句“举手长劳劳”谓长时间、远距离挥手告别,正是描写了二人的难舍难分之情。从描写手法来看,诗人在“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诗中,运用了由景至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即“举手长劳劳”写景,以外在的可见的动景表现思念难舍之情;“二情同依依”写情,以直接的内心描写表现依依难舍之情。换句话说,前句以景寄情,后句直接写情,两句的情感基调是一致的。
  “依依”一词,古人常用来写离别,表现的情感是思念。《文选·卷二六·潘安仁〈寡妇赋(并序)〉》:“虽冥冥而罔觌兮,犹依依以凭附。”李善注:“依依,思恋之貌。”在“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中,“依依”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情感,两句诗的感情基调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