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从感性诗化向智性分析深化
作者:孙绍振
与这种转弯抹角地在诗化的话语中打转而弄巧成拙的命题相比,海南卷那样的命题反而干脆得可爱,还有宁夏卷,也爽快可爱。为什么呢?直截了当地要求作理性分析和思考,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不会误导学生。
纵观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命意变幻多端,题型五花八门,但其中几种倾向值得注意。第一种是把观感美化,诱导学生抒情,如前年天津卷的“留给明天”。这类题型可以叫做诗性题型。另外一种,是把现象转化为问题,把诗性和其对立面结合在一起。还有就是把抒情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这在各省的命题中屡见不鲜,如天津的“材与非材”,辽宁的“平凡与自豪”,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无限在有限之中”,福建的圆形和有棱角的形状,等等。全国卷的“智子疑邻”的故事和“忘记与铭记”都是这样。把诗意与理性结合起来的命题,常常保持着稳定的水准。这是因为,情感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它又是片面的,只有和它的对立面结合起来才可能全面。就是情感世界,也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也有其表层和深层,智性和理性则是积淀在深层的。只有在想象中进行深化,才能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因而,好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从感性层次激活其智性的“潜在量”。潜在的智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的,只有在命题的规定和想象的双重冲击下,才能激发出灵气的火花来。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语文的人文性的理解多少有些偏颇,那就是把情感、审美当成人文性的全部,对理性思考、全面分析能力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反映在作文题上,就是沉溺于感性。人文性应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理性之所以遭到忽略,还有一个理论根源,那就是“真情实感”论。这个理论很权威,但是很片面。感情如果离开了理性,就可能变成盲目的滥情。人既是情感的动物,又是理性的动物。在作文中忽视学生的智性,已经成为顽症。一位美国教授曾经在批评一个中国留美学生的写作时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不动就抒情。许多命题者在这方面是糊涂的,他们并不真正明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情、意三个方面,而不只是情感和审美。
高考是为大学选择人才,大学和中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系统的理论,对于理论思维系统的适应是大学生的根本素质。片面强调感性,必然忽略智性的开发和深化。前几年“智子疑邻”的作文题,提示感情亲疏影响对于同一事件的判断,本来颇有思辨价值,却被有些中学权威教师斥为“脱离中学生实际”。什么叫中学生实际?全面地说,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十多年的感性生活经验。第二,和大学所要求的系统、抽象、理论思维的距离。第三,实际上,在物理、化学、数学、哲学、经济学领域中,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达到相当强的程度,在许多方面,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准,就是有差距,也并不遥远。但是,在语文方面却不同,作文题满足于从感性到感性的表面滑行。要从感性向智性提高,没有思考和分析是不行的。没有独立的智性分析力,耽于抒情,正是目前“高考八股”的垃圾文风泛滥不已的原因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