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课内阅读学生活动设计案例

作者:李志清




  案例一
  
  教学内容
  《寻找时传祥》(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设计说明
  《寻找时传祥》所在的单元集中了报告文学、人物通讯等纪实性作品,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体会其记叙的重点,品味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计时应紧扣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说你所了解的“热”:电影明星热、足球明星热、电子游戏热、旅游热等。有人听说过“掏粪热”吗?
  
  二、与文本对话,到文本中寻找时传祥
  1.默读课文,然后用“时传祥是一个的人”说一句话。
  2.通过分小组模拟采访的形式,分年代到文本中寻找时传祥。
  
  三、与生活对话,寻找身边的时传祥(李素丽、任长霞、郑培民等)
  
  四、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请结合如下材料思考:
  1.某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指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孩子教育其他小朋友:“你们若不听话,将来也得像他父母一样去扫大街,掏厕所!”
  2.北京环卫系统连年招不满工人,环卫干部颤抖地说:“仅1994年,我们环卫工人被打事件就达78起……现在的人怎么都这样?”
  这一设计的特点是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案例二
  
  教学内容
  《懒惰的智慧》(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齐唱《三个和尚》,然后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不久,来了第四个和尚,这时候他们既不用挑水,也不
  用抬水,可是他们偏偏有水喝,请大家想想,第四个和尚可能采用了什么办法。
  
  二、阅读文本,展开对话
  1.全班齐读课文,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2.把这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改成肯定句。(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3.默读课文,在第1至5段中找出“懒惰激励了发明”的事例论据,在第6、7段中找出“懒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的事例论据。
  4.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懒汉”,我们正在享受他们“懒惰”带来的成果,请举出例子来,并把它们作为本文论点的事例论据。
  
  三、深入探究,质疑问难
  文中提到的“懒汉”“偷懒取巧的人”真的懒吗?为什么?文中提到的“勤快”的人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
  四、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1.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常常觉得记单词很困难,同学们有没有把单词记住的“懒”办法?
  2.在记历史、地理知识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出出主意。
  这一设计面向学生的生活实践,有读有议有探究,还有拓展延伸,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得恰到好处。
  
  案例三
  
  教学内容
  《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由脑筋急转弯“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进入“亲子之爱”的话题
  问题设计:1.既然我们都是妈妈生的,那么妈妈好吗?请举例说说。
  2.既然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么大家想过报答妈妈,为妈妈干点什么吗?
  
  二、由“亲子之爱”这个话题进入《金色花》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2.散读全诗,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
  (1)诗中的孩子“我”到哪里去了?由此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找出诗句来证明。
  (2)诗中的“我”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我”做这些的时候,想让妈妈知道吗?
  3.朗读训练。以散读全诗时对诗歌的理解为依据进行训练。训练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和情感,突出诗歌的童趣和母子之爱。
  4.片段朗读,欣赏品味。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第八节中妈妈说的话,女生读第九节中孩子说的话,然后再比较品味。
  (1)变换语序品味。
  第一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第二组:我不告诉你,妈妈。
  妈妈,我不告诉你。
  (2)变换标点品味。
  第一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第二组:我不告诉你,妈妈。
  我不告诉你,妈妈!
  
  三、由《金色花》走进泰戈尔
  1.说说你了解的泰戈尔。
  2.说说泰戈尔与《金色花》。
  (1)诗中的“我”就是泰戈尔本人吗?
  (2)泰戈尔为什么用小男孩变成金色花这个假设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四、由《金色花》走进生活
  仿写《金色花》的第四节,“当你……我……”。
  提示:假设自己变成一阵凉风,拂去母亲脸上的汗水。或变成一只小鸟,为母亲歌唱。或变成一缕阳光,为母亲驱寒……
  这一设计重在朗读,兼顾仿写,学生活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