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诗歌教学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作者:汪云霞




  诗歌该如何教实际上是一个诗歌解读的问题。很多时候,面对一首诗歌,我们会很习惯地追问诗歌的意义,如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对古代诗歌,翻译先行,分析再一层一层地跟进;对现代诗歌,读读背背就行了。这样教学诗歌,学生很难有个性化的体验。诗歌教学应尽快回到诗歌本身和诗歌解读层面上来。诗歌意象的多元和诗歌解读的多元使诗歌在不同的读者眼里有不同的意义符号和情感内涵,那么,诗歌教学是不是就可以信马由缰呢?当然不是,诗歌教学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文本性原则
  
  解读诗歌必须依附文本,从文本出发,倾心与文本对话。
  1.关注文本的语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曾把“观位体”看成文章解读的首要任务。以解读《锦瑟》为例,人们之所以竭力探究他为谁写、写什么,就是忽略了它作为一首诗的体位特点。诗者,吟咏性情也,李商隐在诗中从锦瑟起笔,诗眼却在“华年”。诗中意象如庄生梦蝴蝶、望帝化杜鹃、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皆可思、可望,又与现实落差巨大。当时身临其境,已经不胜惘然了,今朝追忆,那如海天般深广的怅痛,更何以堪?李商隐用诗歌吟咏至情,至于为谁写,实不应作为主要探究内容。
  2.关注文本的语境。即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还以李商隐为例,他十七岁以文才出名,以后却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旋涡:先出自牛党令狐楚门下,后又成了李党节度使王茂元的东床快婿。他始终摆脱不了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他是那场政治旋涡的最终溺水者。崔珏在《哭李商隐》中曾慨叹“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了解了这些,理解《锦瑟》中浓重的人生沧桑苦恨,应该更加深刻些。
  再如鉴赏《峭壁上的窗户》:
  黄蜂用危险的姿势催开花朵
  信已发出,一年中的一天
  受潮的火柴不再照亮我
  狼群穿过那些变成了树的人们
  雪堆骤然融化,表盘上
  冬天的沉默断断续续
  凿穿岩石的并不是纯净的水
  炊烟被利斧砍断
  笔直地停留在空中
  ……
  这是诗人北岛诗集《峭壁上的窗户》中的一篇。伴随新中国一起诞生的诗人北岛,经历了十年动乱摧残人性的血腥之后,敏感地感觉到比十年阴影还要严重的来自生命本身的困惑。事实上,北岛不是否定生活,而是由于痛苦而失望,由于余悸而戒备。透过这首诗,我们似乎看到了那高高的窗户后面,诗人那双痛苦、冷静、审视、思索的眼睛在俯视现世生活。
  3.关注文本体验。关注文本的最终目的是走进文本,用心灵和文本对话,这是诗歌教学的重心所在。诗歌教学就是搭架一座畅通无阻的心灵之桥。比如,明月是经常出现的意象,我们对它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思乡”“相思”这样的层面,那就有点儿粗糙和肤浅了,因为所有的诗歌意象在一首诗中,都会和其他的意象一起构成境界。明月这一意象在李贺、张若虚、李白、苏轼那里,都构成了不同的让人咏叹不绝的情境,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这些情境。
  
  二、期待性原则
  
  在解读诗歌之前,学生对诗歌有明显或潜在的期待,诗歌只有契合了学生的心理期待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否则,就会被学生拒绝。这种期待实际上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企盼。面对一首诗,它可能具象化为一种格律、哲理、情感审美的期待,一种情绪的表露和抒发,它常超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的时空限制。比如,突遇大雨,如果这样写:“我全身会湿透,弄不好会感冒,怎么回家呢?”这毫无诗意可言,但诗人们则会写:“我举掌为伞/陪你走过多雨季节”,“惊见荷叶上一滴/黑色的泪/在溜转中渐次扩大/而后/从一面巨幅的粉墙上/无声地滚落”。再如路遇,诗人会写:“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凭栏,诗人会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些美好的诗句能轻而易举地感动我们,因为它们契合了我们对诗歌的期待。诗歌教学是一个不断激发、发展这种期待心理,不断使学生潜在的期待变成显在的期待的过程。期待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动力,因此也是我们诗歌教学最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