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在李将军“数奇”的深处

作者:何 铭




  教学《李将军列传》,老师组织了一场讨论,讨论由一个成语引入:
  师:李将军一生际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有一个成语很能概括说明。
  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与匈奴七十余战,出生入死,杀敌无数,但多次大战之后,李将军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常受责罚,终其一生,没有封侯。用汉武帝的话来评价就是“数奇”,即运气不好。
  师:宋代文学家王十朋《李广诗》:“李广才名一代奇,孝文犹自未深知。辍餐长叹无良将,翻惜将军不遇时。”这首咏史诗是据《李将军列传》中汉文帝对李广的评论之语“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创作的。李广“数奇”“不遇”的命运,汉文帝竟一语成谶。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李将军列传》是如何写李将军“数奇”的。
  李将军“数奇”的命运,同学们已很熟悉:
  生: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尽管李广斩将取旗“显功名昌邑下”,可是因为接受了梁孝王的将军印,汉景帝心中不乐,于是“赏不行”。
  生:雁门之战,李广因寡不敌众伤重被俘,靠精湛射技侥幸逃脱,又被认为“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按法本当斩首,结果只好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生:右北平一战,李广以四千骑兵挡住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猛攻,尽管李广、李敢父子浴血奋战,可是差点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当,仍然“无赏”。
  生: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卫青为了让恩人公孙敖立功,有意令前将军李广走东道远路,结果向导逃逸,迷失方向,耽误了与大部队会合的时间。作战计划未能完成,卫青把责任推到李广身上,六十余岁的李将军因不堪忍受刀笔吏的羞辱愤而自杀。
  师:从这些事实来看,李广运气的确不佳。李广部下军吏“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李广“难封”的原因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
  生: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皇帝不信任。“不遇”是汉文帝对李广的评语,“数奇”是汉武帝对李广的评语,皇帝不能重用李广,贵戚借机排挤李广,将领无端嫉妒李广。李广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压制、摧残将才的黑暗现实。
  生:李陵的“数奇”与“其身正”关系密切。李将军一生只想为国效力,但既不像卫青那样走上层路线,不像程不识那样循规蹈矩,也不像李蔡那样唯命是从。李将军是一个有骨气、有个性的人,驰骋沙场,锐不可当。官场经营是“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的李广的弱项,这样的人才很难得到同行赏识和上级信任。这是导致李将军“数奇”的内在原因。
  生:李将军是个将才,却非帅才。作为汉朝的勇将,李广的武艺、人品无可指谪,“飞将军”不是浪得虚名。但在行军布阵上,李广显然不如程不识。我觉得李广的战法,充满冒险精神,有时甚至不惜以士兵的性命作赌注。于是,发生自身被俘、战士死难这样的事也就理所当然。汉朝廷是不太可能将独当一面的重任放在李广身上的。所以,李广的“数奇”与作为将军的李广的指挥局限也有密切关系。
  生:“数奇”是贯串本传的一条重要线索。其实,李将军一生也是有贬有升,有“奇”有“偶”的。太史公侧重写其“奇”:有才难以施展,立功不能封赏,受辱面对酷吏。我们不难发现,李将军的遭遇和司马迁有共同点。何况,李广之孙李陵和司马迁友谊深厚,司马迁就是因为李陵之祸才受到人生最大凌辱的。太史公创作此篇时,“李氏陵迟衰微矣”,所以,太史公对李广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李广久历战阵,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司马迁只选择了三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一是突逢敌骑,一是孤身逃脱,一是冲出重围。这些战斗都是为了突出说明李广的“数奇”。司马迁是根据李广始终不遇的特点来组织材料的,这令李将军形象非常突出。
  师:《史记》塑造了许多悲剧人物,李将军只是其中之一。在《〈史记〉选读》中就有许多人物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司马迁“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我们从悲剧人物身上可以认识人生的意义。套用一句名言:幸运者的命运总是相同的,悲剧人物各有各的不幸。请大家用教材中的实例具体说明。
  阅读《〈史记〉选读》,悲剧英雄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对此,许多同学很有感触:
  生:《屈原列传》中,屈原的悲剧在于,坚守信念,追求理想,不与楚国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最后怀石沉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对抗的是整个黑暗的楚国,黑暗的时代、楚国的政局造成了屈原的悲剧。
  生:《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悲剧主要在于个人的性格,也在其认识的局限。项羽刚愎自用,看不清历史趋势,分裂倒退,最后决战东城,挥泪别姬,自刎乌江,完成了自己的悲剧人生。“自矜功伐”,“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力”,项羽自己为自己酿造了人生苦酒。
  生:《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被斩长乐宫钟室,根本原因在功高震主。“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样的悲歌从秦汉唱到明清。韩信一句“我固当烹”,包蕴了多少开国功臣的辛酸、愤怒和悲凉。西汉立国未稳,高祖诛杀韩信、彭越等人是形势使然。
  师:屈原的悲剧发生于国家垂危之际,项羽的悲剧发生于两军对垒之时,韩信的悲剧发生于西汉立国之初,这些悲剧均有其独特的背景。那么,在李将军“数奇”的深处,我们又可以发现什么呢?
  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产生了新的感悟和认识:
  生:李将军的确不同于上述悲剧人物。无论是文帝、景帝还是武帝,都称得上是汉代明君,昏庸愚昧与他们无法联系起来。“文景之治”是史家称道的清明政治,武帝时代更是一个英雄建功立业的时代;然而,正是在明君时代、治平之世,发生了李将军自刎这样的悲剧,发生了司马迁遭刑这样的悲剧。庸君末世,才识之士命运多舛,比比皆是,不足为怪。看来,即令是明君盛世,也多李将军这样的“数奇”“不遇”之人。
  生:司马迁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悲剧人物,无论是黑暗时代,还是开明时代,这样的悲剧人物总是不断涌现。有志之士“数奇”“不遇”的不幸,历史上有过,现实中有过,将来也不会消失。这就是司马迁塑造李将军这一形象给人们以永远的心灵震撼的原因。
  生:但历史还是十分公正的。当年被封万户的将军李蔡、公孙敖之流早已湮没无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倒是“数奇”的李将军名扬千秋。“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诗道出了历史和人民对名将李广的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