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苏丹红”与“于丹红”

作者:李治平




  “于丹红了”这个说法因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出名而经常被人提起,如下面这些说法:
  (1)易中天一句“于丹真棒”,捧红了于丹,于丹红了,有人又眼红了,于丹挨骂了,易中天不挨骂了,此易老乾坤大挪移之神功,转移焦点之法,可爱的奸雄又成功了,于是于丹红了易中天笑了。(百度贴吧)
  (2)于丹红了,原来如此。(浩歌博客)
  (3)于丹红了,书走俏了,这两年火的不得了的百家讲坛火上加火了;博士怒了,联名写信抵制了,好多的文人学者不干了;网上关注的人多了,支持声、批评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了,老百姓中的国学热更加兴盛起来了。(徐平的BLOG)
  这些例子里,“于丹红”还不是词,而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意思是“于丹出名了”。
  而下面例(4)则有所不同:
  (4)海大人,我宁愿于丹红得更长久,不要苏丹红长久算了,红了也不一定好,还是嘿嘿好。(海啦啦工作室)
  这里的“于丹红”也还不是词,“于丹红得长久”只能分析成“于丹|红得长久”。但例中“苏丹红”是一个偏正式的名词,把“于丹红”跟“苏丹红”放在一起对举,两个语言单位之间具有明显的联想关系。这种联想为“于丹红”从一个短语变成一个词提供了心理基础,所以才有下列这些说法:
  (5)“苏丹红”可以遏制查处,而“于丹红”给人们灌浑水汤,愚弄人们,害莫大焉!(福客网民俗论坛)
  (6)“于丹红”能红过“苏丹红”吗?本着对社会的负责态度,下面我们应该对二者进行一番评价了!(天涯社区)
  这两个例子里,言语使用者已经把“于丹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所以“于丹红”已经变成了一个词。
  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由于对人体有害,近年来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但有些不良分子为追求食品的外观仍违法使用,受到严厉查处,苏丹红因此臭名远扬。“苏丹”与“于丹”都是双音节词,而且都有音节“dān”,语音结构的相似性为言语使用者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提供了可能性;“于丹红了”这个现象或用法则为人们比照“苏丹红”造出“于丹红”这个表达方式提供了现实性。
  从“苏丹红”到“于丹红”,是语言的一种类推现象。类推是以一个或几个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规则构成新形式的过程。“于丹红”就是以“苏丹红”为模型构成的。这样,在词汇和语法上差异很大的两个形式发生类比关系,表现为主谓结构与偏正结构的混同、短语和词的混同。
  当然,类推使用“于丹红”这个说法,有特殊的修辞作用。把“于丹红”与“苏丹红”类比,把社会上已经确定的“苏丹红”的反面形象,移植到于丹身上,用意在于把于丹比为“苏丹红”,借助正备受打击的苏丹红影射于丹,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这或许就是批评者创造“于丹红”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