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语文课程目标分类观

作者:何更生




  语文课程目标分类问题既是当下语文课程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语文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类的。这种分类突破了语文教学大纲局限于语文能力目标的单一设计思路,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有其革新创造的积极作用。但是,从分类学上看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这种分类没有体现语文课程特点,是一般意义上的、适用于所有学科的课程目标分类;其二,从逻辑上讲,“过程与方法”维度中的“过程”目标同作为学习结果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不能构成并列关系。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语文课程目标分类?现代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对此有很大启示。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课程目标的本质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学习结果的分类是课程目标分类的依据。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在现代教育心理学领域已有诸多研究成果,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分类、J.R.安德森的两类知识分类以及国内知名教育心理学学者莫雷教授的“学习双机制”知识分类等。尽管这些分类各有侧重,但都倾向于把学习结果分为知识(信息或陈述性知识)、技能(产生式或程序性知识)、策略(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和态度(情感)等类型。近年来,一些学者根据上述学习结果的分类理论对语文学习结果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将语文学习结果分为语文知识(包括文章或话语内容知识和语言知识)、语文技能(包括语文基本技能和语文高级技能)、语文认知策略(也称语文策略性知识)和态度(包括情感和价值观)四种类型。依据上述语文学习结果分类研究,可以将语文课程目标作如下分类:
  
  一、语文知识目标
  
  该类目标着重陈述学生学完一定的语文课程之后能够“知道什么”或能够“说什么”,其心理机制是能否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并按照要求运用一定的表象、命题和命题网络以及图式等建构信息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文知识目标有: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语文知识目标有: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等等。
  
  二、语文技能目标
  
  该类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主体,着重陈述学生学完一定的语文课程后能够“做什么”,即能否顺利地展开听说读写活动。其心理机制是能否具备一定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并按照要求进行听说读写。该类目标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作进一步分类:
  1.从技能的操作执行形式看可以分为语文智力技能目标和语文动作技能目标。前者陈述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概念和规则进行语言理解的分析和综合活动以及语言表达构思活动的能力,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者陈述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概念和规则调控朗读、说话时口腔肌肉的协调活动能力或调控书写、打字时手指和手腕肌肉的协调活动能力,如: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从技能运用时的自动化水平看可以分为语文基本技能目标和语文高级技能目标。前者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听说读写规则的自动化运用,如流利地朗读的技能、流畅地书写的技能、语感技能等;后者的心理实质则是根据要求和情境特点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概念和规则的过程,如阅读方法的运用技能、交际规则的运用技能和写作构思策略的运用技能等。
  3.从技能运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看可以分为三类目标:(1)阅读与鉴赏技能目标,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写作技能目标,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3)口语交际技能目标,如: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
  
  三、语文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目标
  
  该类目标着重陈述学生学完一定的语文课程后能够“怎样做”或“用什么方法做”。其心理机制是学生在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时,能否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控自己的记忆、思维过程,用以提高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效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文认知策略目标有: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语文认知策略目标有: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该类目标着重陈述学生学完一定的语文课程后“赞成或反对什么(或做什么)”或者说“倾向于什么(或做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有: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有: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
  现代教育心理学主张,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包括不同的内在条件(学习者应具备的条件)和不同的外在条件(外在环境条件)。如知识学习需要的内在条件包括先备的有组织的知识(图式)、记忆和建构知识的策略、加工知识的技能以及一定的学习动机等,需要的外在条件包括富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和有效的指导等;技能和认知策略学习需要的内在条件包括先备的子技能、元认知发展水平等,需要的外在条件包括技能练习与运用的情境、必要的反馈、有效的指导等。另外,不同的学习结果还需要不同的学习过程,如知识学习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意义的建构、知识的储存以及知识的提取和运用等环节;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过程包括构成技能或策略的概念和规则(陈述性形式)意义的获得、概念和规则向技能或策略转化(陈述性形式转化为程序性形式)以及技能或策略在一定情境中的应用等环节。根据学习结果进行语文课程目标分类,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所需要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过程确定不同类型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这样,语文课程的实施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避免语文教育史上一度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现象的重演。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文萍主编《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倪文锦主编《新编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何更生等著《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何更生主编《语文新课程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