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写事要有点波澜》教学实录

作者:孙爱霞




  个人简介
  孙爱霞,天津市河东区高中语文教研员,河东区学科带头人。2006年担任天津市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创造教育概论》的副主编。《拨响心灵之弦》《加强审美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等论文获市级奖,《这条作文之路越走越宽》等文章发表在《作文成功之路》等刊物上。
  
  教育观点
  
  重要的是兴趣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训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由于没有专门的写作课,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更注重的是教学进度,是阅读教学,是考试训练,因此挤占的大都是写作的课时,真正在作文上下工夫的老师并不多。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学习的三个境界,“好之”是喜好爱好,是第二种境界,“乐之”是以之为乐,是最高境界。如果学生喜欢写作,以写作为乐,那写作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首先要研究一下学生对写作究竟有没有兴趣。我曾看过一篇初中二年级学生写的武侠小说,虽然其中有很多错别字,但情节跌宕有致,人物性格鲜明,写得有模有样。还有那些80后作家们,很多都是中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的,他们在学生中拥有大量的读者,有许多模仿者,这能说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吗?学生只是对作文没有兴趣,因为作文有些“八股化”,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又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因为不知道老师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所以就兴味索然。可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端正思想——写作训练不只是作文应试训练,它是一种重要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与人交流观点,都需要写作,而这种训练从中小学开始最好。应试是一种专门能力,正如易中天所说:“擅长考试是一种技能,与做学问是两回事,高考语文我也怕不及格。”为了应试,我们当然要训练学生的能力,但不能用应试替代所有的写作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把课堂教学和写作结合起来。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篇目,内涵非常丰富,而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我们在讲课之后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扩写、改写或是仿写,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为《项链》续写结局;看过《祝福》的电影之后,为风雪之中劈庙里门槛的祥林嫂写一段内心独白;为《药》中的夏瑜写一段在狱中与红眼睛阿义的对话;将《诗经·静女》改写成散文;为阿Q写人物小传。这些都是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的范例,可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然,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表达自己生活感受的渴望则最好。学完《我的空中楼阁》,那诗一样的语言、那优美的意境令人陶醉,可那座小屋真的那么美吗?换一个人写还会那么美吗?它美在哪里呢?——美在作者的心灵里。有了美好的心灵才会写出美妙的篇章。在这样的思想导引下,学生也会有兴趣写他们的书房、卧室、小院、书架、小街……学完《我与地坛》,学生也会对生命和亲情产生自己的思考。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尊重学生的创作。许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用评判作文的标准去批改这些文字。其实,周记应是很随意的文字,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是文笔的训练,老师要做的工作是发现——发现真情实感,发现真知灼见,发现优美的文笔,发现独特的谋篇布局,并把它推荐给大家,让创作者受到鼓舞,使其他学生得到启发,那就会产生良性循环,学生越写越爱写。学生文笔稚嫩,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对自己的写作有信心。
  在学生还不习惯拿起笔来就创作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抄。摘抄他们感兴趣的文字,也是不错的练习方法。现在学生阅读量太少,摘抄经典就是在感知经典;摘抄自己喜欢的文章,就不是负担。在摘抄中,不知不觉地文笔就会越来越好,正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样。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应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像演讲、辩论、诗文朗诵会、五分钟论坛等,从表面来看这不是在练习写作,其实是写作综合能力的训练。因为不是写给老师看,是讲给大家听,所以他们会更用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曲线美。曲线表现的方面不同,美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曲线如果体现在写作上,那会呈现出怎样一种美呢?今天我们这节作文指导课就是专项训练——写事要有点波澜。(大屏幕显示课题)
  师:那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呢?
  生:顾名思义,就是把事件写得曲折、生动。
  师:为什么非要把事件写得曲折一些、生动一些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第一个知识目标。
  (展标一: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
  师:叙事时波澜起伏会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呢?让我们通过形象的画面感受一下。
  (播放《人猿泰山》一开始大猩猩抱小泰山与豹子搏斗的情景。)
  师:请结合具体的情节谈谈你的感受。
  生1:最精彩的是,当豹子出现时,情节基本上是由小泰山处境的安与危交替组合而成的,我们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小泰山的命运所牵动,这一段可以说是扣人心弦。
  生2:当小泰山生命受到豹子威胁时,我们心情非常紧张;当小泰山生命安全时,我们心情才放松下来。其间一会儿紧张,一会儿稍微放松,但始终不能彻底放心,直到小泰山得救。总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情节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波澜起伏”,那曲折的情节是不是在写作中也会产生如此效果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文段。
  (大屏幕显示: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绘画、题诗,唐伯虎先画了一幅《蟠桃献寿》,接着又在画上题诗,全家老小和亲朋好友都争着来看。他写的第一句诗是“这个老妇不是人”,举座皆惊;接着又写了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大家转怒为喜;写第三句诗“儿孙个个都是贼”时,在座的面如土色,怒目相视;紧接着唐伯虎笔锋一转,写下第四句“偷得蟠桃献至亲”,大家听后纷纷改颜赞许。)
  师:唐伯虎的诗两度掀起波澜,请你从文段中筛选出表现看诗人情绪变化的词语。
  生:表现看诗人情绪变化的词语有:举座皆惊、转怒为喜、面如土色和改颜赞许。
  (大屏幕显示看诗人情绪变化曲线图)
  师:看诗人情绪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生:内容有悬念,大起大落。
  师:好,回答准确又简练。现在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在写作中叙事有波澜同样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也是曲线美在写作中的具体体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曲折有致、扣人心弦呢?这就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第二个知识目标。
  (展标二: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师:我们在初中曾学过很多情节曲折的文章,让我们看看这些文章的情节都有怎样的特点?(大屏幕显示《我的叔叔于勒》)
  师:请同学们用短语或句子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
  生:这篇小说的情节主要有四部分: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师:那根据前面的情节发展,结局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应该是激动的,因为一直想念的亲人终于见到了。
  师:那结局如何?
  生:躲于勒。
  师:按照前面情节的发展,应该出现的结局没有出现,出现的是与之相反的结局,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翻转法。前面的铺垫越充分,后面的翻转就越有力。(大屏幕上显示“翻转法”)
  师: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前面的铺垫(盼于勒、赞于勒)和后面的翻转(躲于勒)是借助在船上相见(见于勒)来实现的,请问这相见是提前约好的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