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替换、改造与和谐

作者:蒋 平




  在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人民教育出版社大纲教材第五册,2005年6月第l版)一课时,我注意到了第3段与第9段。打算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语例进行替换。我觉得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二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谢冕先生说的“泡、找、进、猜、补”五字法来欣赏,从而学活教材;三是能让学生在体验古代诗文作者抒发的情怀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思,对古典诗文资源作二度开发。
  我先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字词句,理解作者关于艺术欣赏的基本观点及方法,了解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领会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方法,同时品味诗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第3段与第9段中的例子作替换练习。
  第3段,金彬彬同学替换的“诗例”是这样的:
  我读杨万里的《小池》,短短二十八个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无一字赞美初夏,但初夏的美景却跃然纸上。清澈的小溪在活泼地流动,轻盈地蹦向远方。树阴下那一弯泉水,反射着粼粼波光,让人感到无限柔美。不远处一方池塘中的荷花,羞怯地探出脑袋,张着眼睛看着生趣盎然的初夏。‘初夏,没有春寒科峭,却有一丝温暖,一份活泼,如同豆蔻之年的亭亭少女,脱去了青涩,却还有一种灵动和活泼。更多了一分风韵。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第9段,夏娟同学把《枫桥夜泊》一例替换为唐代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高望远,豪放旷达;触景生情,隐隐感到一种惋惜之情。以夕阳的无限美好却已近黄昏,表达了难以言语的伤感。因为每个人的心情、经历、境界不同,所以对诗产生的情思各不相同。但是所有人由这首诗产生的情思。总会有相同之点:由“只是”两字所感受到的是一丝淡淡的哀伤。至于欣赏者心中的具体情感。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叹昙花一现,有人可能惋惜人生的短暂,有人也许叹息成功的短暂……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语段进行替换练习呢?主要考虑到第3段强调了“欣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观点,并且任何欣赏都必须有想象。而第9段,除了内容上要仔细体会少量词语所含有的丰富意蕴外,还有其语言形式也值得借鉴,如“有人……;有人……:有人……:也许……也许……,但……,则是……”这种句式,信息量非常大。
  这种替换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教材我们要活学活用。如谢冕先生提出诗歌鉴赏要“泡”,那我们不妨就让学生“泡”一下,重新创造艺术境界,化诗境为文境,使古典诗词融到现代文的写作中去。有同学就这样“泡”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农。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颤颤地瞄准了针眼。一次,又。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长长的线,串起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含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满了我年轻的面颊。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用有点哆嗦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知道。我是一根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根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漂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唯一的牵挂。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对此,学生也应掌握必要的方法:一要转换角色。把自己虚拟为诗人;二要融入自己的真切体验;三要填补空白。再现艺术空间。
  教学这篇课文,先是学生阅读文本,将语段的信息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目身的一部分。吸纳新知,融合已知。这与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融会贯通”的精神一致。当学习者发现用来佐证观点的例子不一定非要用作者所举的例子时,便产生了一种想要替换并改造的想法,试图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调节自己认知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的刺激情境。于是对原有图式进行重构,写下事例来验证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最后达到新的和谐与平衡。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将知识迁移到课外,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这个将诗境化为文境的替换性写作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活学教材。活学教材,就是要不断吸纳文本的思想精华,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审美情操。从文本中进去,又从容地走出文本,进入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