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刍议课文后研讨与练习设计

作者:文惠林




  再次,提供恰当的背景资料、相关知识和方法指导。新版教材似乎在有意回避语文知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现在刊物上登载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动不动就让学生上网、上图书室找资料,其实有多少学生真正查过?而编者随课文提供的一些精辟资料,不光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更为学生自学课文提供了帮助。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九年级上)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因为编者的提示,学生不只了解了课文的全貌,也多了一份思考。《生命生命》(七年级上)课后提供的同题文章、《雷电颂》(八年级下)课后提供的参考资料、《威尼斯商人》(九年级下)第三题对外国文学中四个吝啬鬼形象的归纳等都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九年级上)课后第三题对设问的定义、说明和举例,《陋室铭》《爱莲说》(八年级上)课后对“之”字用法的归类和举例,这类随课文出示的语文知识,对日常教学很有实际意义。
  (三)有效
  设计研讨与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学到方法、提升精神品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能够感知、能够接受的。在这一点上,教材中部分题的设计没有到位。如《丑小鸭》(七年级下)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丑小鸭遭到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这完全是以成人的思维来设计问题,充满了说教的语气。试想一想,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读这么优美的童话故事时,心中一定充满了激情,他们会因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会因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而高兴。这种情感是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来,与作品中具体场景的描述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当孩子们读着童话作品时,脑子里装着的是丑小鸭的具体的形象,而不会想到“态度”“追求”之类的概念。又如《雪》(八年级下)的第一题:“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题不仅难度大,而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脱离了学生实际认知水平。
  其次,问题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如果某个问题让学生读后心灵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样的问题就出到点子上了。设计这样的问题,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对文本进行通盘考虑,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否则再好的文本也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比如《背影》(八年级上)本是最能让学生动心、动情的文章,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人把它教得动心、动情。究其原因,是教师根据研讨与练习中的引导,拼命发掘背影的内涵,而没有通过恰当的问题来实现文本世界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沟通,学生置身事外,只是跟着教师欣赏他人父亲的背影。如果以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父爱或母爱往往是通过具体而细小的事情来表现的,并以实例来激活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发掘“背影”的内涵,那么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就转化成了把文本世界与自己生活经验不断比较的过程,在比较中内心体验不断加深,精神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再次,问题要能就势拓展延伸,尤其是从阅读到写作的延伸。从学习的角度看,从读到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也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如果学生学习课文总是停留在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层面上,学到的知识必定是肤浅的。可是教材的研讨与练习对读写结合的重视是不够的,很多课文适合做读写练习,可是并没有进一步深入下去,浪费了教材资源,更造成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比如《春》(七年级上)一课,在教学中通过诵读、通过对拟人手法的剖析、通过回味语言,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一般教师教到这里就认为完成了教学目标。实际上这正是一个关节点,教学如果不再深入下去,学生被激发起来的情感就会慢慢消失,之后能留在记忆里的东西就微乎其微了;如果再深入下去,完成从读到写的转化,效果就明显不同了。《春》安排在七年级上册,教这课时已是秋天,如果引导学生就《春》一课的拟人手法和艺术技巧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以“秋”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不光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触摸到作者表达的智慧。
  课文既然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自然也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范本。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比较容易被学生仿写的课文,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山中访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故宫博物院》等,以及某些课文中的片段,应安排仿写练习,这样不但能提高课文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档次。
  选编什么样的文章进教材是重要的,设计什么样的研讨与练习同样很重要,后者也许更能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对学生来说,激趣是把学生引进文本,导学是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有效则是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笔者希望,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1]